參加過抗戰、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李敏莊,今年已經101歲了。老太太的精神仍然非常好,聊起83年前參軍的那個夏天,以及在新四軍淞滬支隊做衛生員的抗戰歲月,她很快打開了話頭。那年,她才17歲……
李敏莊是著名革命烈士李主一的侄女。李家是地主家庭,但觀念進步。李主一有兩個女兒,1941年,在上海教會學校做護士的大女兒李懷瑾萌生加入新四軍的念頭,李敏莊的母親知道后對她說:“何苦跑那么遠,我們浦東就有新四軍。”她幫李懷瑾出主意:到民福鄉找朱亞民去。
李敏莊去了民福鄉,碰到了已參加淞滬游擊隊五支隊的朱連根,第二天就到了中心橋張朱家宅的游擊隊流動醫院,開始了革命生涯。
李主一的二女兒李懷慈的經歷要艱苦得多。她1942年參加革命后,在五支隊主要從事宣傳工作,有時也協助做些救護工作。
1944年,她被日偽軍俘虜,被敵人在大團關了兩個晚上,在南橋沈夢蓮花園日軍司令部關了一夜,又在虹口日本陸軍司令部關了一夜,最后送到閔行日軍的監獄內關了一個多月,每處都要受審,恐嚇、刀、棒、電刑都用上了。李懷慈寧死不屈。
所幸,最后淞滬支隊找到了一個當偽軍的李懷慈的親戚,由他保釋,終于將李懷慈救了出來。保釋花了不少錢,組織拿出了一部分,李家也拿了一部分。出獄后,戰士們都稱贊她:“父親是英雄,女兒也是英雄。”
李敏莊是跟著兩個姐姐一起參軍的。她告訴記者,那時本來在讀書,日本鬼子來了以后沒書讀了,就去參軍了,母親也支持她。
一開始,她在五支隊跟著姐姐做衛生員,條件惡劣,沒有什么醫療器械,只能幫傷員用鹽水或者酒精簡單消毒、包扎,送到后方。所幸,多數傷員都是輕傷。李敏莊回憶,游擊隊戰士大多數都是手臂上、腿上中槍,日本人的槍穿透力強,往往子彈都穿出去了,倒也不用取彈片(當時也沒條件這么做)。
記者問她,看到血淋淋的傷口,害怕嗎?打仗可能被抓、受傷,甚至犧牲,害怕嗎?李敏莊哈哈大笑:“怕就不去當兵了。”她只覺得,我們好好的男孩子被打傷成這個樣子,日本鬼子太兇猛了。
后來,李敏莊隨游擊隊轉移到了浙東山區。抗戰勝利消息傳來那天,李敏莊回憶,沒什么特別的,“只是吃得好一點,吃了一頓”。
原標題:《上海郊區這戶地主人家,不僅出了著名革命烈士,還有三姐妹先后參軍抗日》
欄目主編:張駿
海報設計:王晨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胡幸陽 沈思怡 黃楊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