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龍城,碧空如洗。為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深入探索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7月11日上午,長安大學赴山西太原”青年智造創綠城,碳路先鋒拓新程“暑期社會實踐隊再赴山西安裝集團進行深度產學研對話。建筑設計分院設計總監裴仁卓,給排水工程師霍秀峰分別就工業園區的規劃布局與海綿城市的建設展開專題解讀,為團隊的“碳路先鋒”們揭開了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的探索序幕,共赴一場關于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盛宴。
解碼工業園區規劃:在“雙碳”坐標下讀懂綠色發展
建筑設計分院設計總監裴仁卓圍繞“雙碳“目標下的園區規劃布局設計和工業用地的政策落地,以政策為墨,案例作硯,為同學們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他借臨汾固廢、陽泉固廢和山安立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為團隊詳細解讀了工業園區設計的政策標準,闡釋了如何通過科學規劃實現土地的合理運用以及滿足政策和預算要求。他還特別介紹了集團在建筑垃圾資源化領域即固廢流程上的探索,用生動的話語為工藝流程賦予生命活力,讓再生骨料涅槃的故事深入人心。這一刻,固廢技術不再是抽象的專業名詞,,也不是圖紙上簡略的線條,而是團隊成員眼中一座城市向綠而行的堅定誓言,更成為大家觸摸行業溫度、感知專業價值的生動注腳。
圖為建筑設計分院設計總監裴仁卓為團隊講解
海綿城市的生態和弦:奏響雨水管理的詩意樂章
給排水工程師霍秀峰則將團隊成員引入雨水的詩意棲居故事,在她的講解中,透水鋪裝化作了大地呼吸的毛孔,下沉式綠地成為了蓄洪泄波的錦囊,綠色屋頂更是變為城市肌體的生態蓓蕾。為了讓同學們理解海綿城市理念在應對城市內澇和水資源循環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和“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自然生態理念,霍秀峰工程師借用具體生活案例,從專業角度出發介紹了關鍵技術的實施要點及挑戰,引發了成員們對海綿城市進一步推廣的深入思考。
圖為給排水工程師霍秀峰為團隊講解海綿城市
思想碰撞的智慧星火:點燃產研融合的燎原之勢
問答環節激蕩著智慧的漣漪,成員們就分享過程中的困惑積極提問,與兩位工程師對工業用地設計的細化標準和海綿城市的具體實施等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山西安裝集團的專家們用他們的豐富實踐經驗為火炬,照亮了成員們在該方面知識的迷途,也引導了大家用青春創新反哺產業進化,將專業知識與國家戰略相結合的思考。
圖為建筑設計分院設計總監裴仁卓為團隊講解
此次山西安裝集團之行,是實踐隊探秘太原“雙碳“的關鍵一站。這座國家試點無廢城市正以這場校企攜手為序章,等待長大學子繼續勾勒城市發展的綠色軌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