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重慶理工大學藥學與生物工程學院“閃藥青春,共創津彩”鄉村振興促進團在江津區珞璜鎮、李市鎮開展暑期社會實踐,以“專業為基、五育并舉、思政賦能”為核心,通過暑期托管班與鄉土文藝匯演雙線聯動,為鄉村兒童播種希望,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心愿托管班 專業守護中的生命教育
7月7日,實踐團在珞璜鎮青年之家啟動 “青春藥燃 童創未來”暑期托管班。50余名兒童與大學生志愿者以“心愿收集”破冰互動拉開序幕。“想學會種小花”“每天都有故事課”……孩子們在特色心愿卡上書寫純真期盼。志愿者當場承諾會將心愿轉化為特色課程。
互動破冰。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為深化關懷,團隊推出“一對一結對關愛”機制。志愿者化身“剪紙老師”“實驗導師”,在手工課、音樂課中個性化輔導;更發揮專業優勢,開展“閃藥心天地,藝起向未來”心理健康主題活動,帶領兒童制作百草漂流瓶、藥用植物漆扇,在草藥清香中疏導情緒、傳遞藥學溫度。
首日課程以“播種希望”的生命教育課點睛。志愿者將藥用植物種子作為“成長禮物”,指導兒童培土澆水。“輕輕壓實泥土,像給種子蓋被子”,孩子們在專業引導下感悟生命奧秘。
據悉,在江津區珞璜鎮的5天實踐中,團隊還陸續推出“追憶英雄足跡”紅色教育、“科學探秘”智力拓展、“八段錦五禽戲”體育文化、“剪紙手工”美育實踐、“變廢為寶”勞動賦能等特色活動,實現教學相長的雙向賦能。
鄉村大舞臺 藥學人的思政藝術表達
7月10日,實踐團轉場李市鎮文化廣場。一場融合思政熏陶力、藝術感染力和精神凝聚力的文藝匯演在此啟幕。
當地群眾積極參與惠民演出。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學生以原創話劇《紅色的巖》展現先烈們投身革命的英雄氣概和堅如磐石的革命信仰,“天就要亮了!”等臺詞引發全場共鳴。《何以華夏,何以中國》的激昂朗誦,《我和我的祖國》的深情頌歌,與全場共舞的五星紅旗海洋,激蕩愛國情懷。
節目更巧妙融合藥學專業與鄉土文化,舞蹈《椒香新韻》中,身著綠裙、手持金簸箕的成員,將江津特產“九葉青花椒”的采摘場景化作翩躚舞步;一曲《稻香》喚起鄉愁,讓田野里的童年、屋檐下的炊煙浮現眼前。
該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三下鄉”以德智體美勞五育貫通設計課程,對兒童而言,托管班是“被看見、被呵護”的成長港灣;對藥學學子,則是“專業轉化、責任淬煉”的實戰課堂,構建出“專業服務+思政浸潤+鄉村振興”三維育人模型。
他們以藥育心,通過種子種植、百草手作將生命教育具象化,他們以情賦能,用心愿卡、結對制實現精準教育關懷;他們以藝載道,借鄉土舞蹈、紅巖話劇讓思政課“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未來,重慶理工大學將持續創新思政育人模式,帶領青年學生關心社會、了解社會,增強愛國情、樹立報國志,用青春力量書寫奮斗拼搏的精彩篇章。(晏紅霞、周道晏、袁佳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