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臺灣民基會發布了最新的藍白綠支持度民調,顯示藍白綠支持度發生了顯著變化。根據2025年7月15日公布的調查結果,綠營支持度持續穩居第一,藍營的支持度略有上升,而白營則創下自2022年4月以來的新低,支持度大幅下滑。該民調不僅揭示了藍白綠支持的趨勢變化,還反映了臺灣社會對不同陣營以及民族認同的感受,涉及的民眾情感波動,值得關注與深思。
綠營依舊穩坐第一
根據臺灣民基會的最新民調,綠營在臺灣支持度為36.5%,比上個月略微增加0.6個百分點,繼續穩居首位。綠營作為當前臺上勢力,盡管面臨各類挑戰與輿論壓力,其支持度依然強勢,顯示出一定的穩定性。綠營的政策、領導力以及適應能力,仍然獲得了大部分民眾的認同,尤其是在一些關鍵選舉與罷免運動的推動下,綠營展現了較強的號召力。
盡管其支持度占據領先地位,綠營依舊面臨公眾情感的復雜化與波動。在問及臺灣民眾對綠營的感情溫度時,結果顯示,約37.3%的受訪者對綠營的情感溫度高于51度,表示他們對綠營有較高的好感。另有35.4%的受訪者對綠營持冷淡態度,其感情溫度低于49度,顯示出綠營雖然有一定支持基礎,但在民眾中的整體滿意度仍有較大波動。
藍營表現回暖,支持度略有上升
相比綠營,藍營在此次民調中的表現則顯得稍有回升,支持度為21.5%,較上月增加了1.3個百分點。雖然藍營的支持度依然遠低于綠營,但其近來的支持回升無疑表明,臺灣民眾對藍營的整體觀感有所回暖。尤其是在大規模罷免運動的影響下,藍營試圖通過調整策略與立場,爭取更多民眾的關注與支持。
藍營在此次民調中的情感溫度為43.72度,明顯低于50度的“無感”線,顯示出藍營在民眾心中的形象依然偏冷,且有較強的反感情緒。在具體數據上,36%的受訪者對藍營持冷淡態度,23.3%則沒有特別的感情。與四個月前的情況相比,藍營反感度大幅減少,減少了約200萬人的負面觀感,這為藍營贏得了一定的緩沖期。這一回升是否能夠持續,仍有待進一步的變化與選舉結果來驗證。
白營支持度下滑,創三年最低
與綠營和藍營相比,白營的支持度遭遇了重挫。根據本次民調,白營的支持度降至11.5%,較上月下降了3.5個百分點,創下了自2022年4月以來的最低支持紀錄。這一數據的變化,也反映了白營的相對不穩定性,尤其是對于這樣一個新興勢力來說,短期內的支持度波動非常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白營在上月的支持度還曾上漲2.4個百分點,但本月的劇烈下滑表明,新興勢力在競逐中的脆弱性。白營面臨著相當大的挑戰,特別是在大罷免的背景下,如何在藍綠之外保持競爭力。
社會的民族認同趨向單一化
除了藍白綠支持度,臺灣民基會的民調還針對臺灣民眾的民族認同進行了深入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7.4%的臺灣人自認為自己是臺灣人,6.4%的臺灣人自認為自己是中國人,10.4%的臺灣人自認為自己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這一數據再次印證了臺灣社會對臺灣認同的普遍認同,顯然,單一的臺灣認同已成為大多數臺灣人自我認同的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強烈的臺灣認同者占比達到57.5%,而僅有2.9%的臺灣人表示強烈的中國認同。這一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臺灣社會傾向。
綠營的挑戰與未來走向
當前的民意調查反映出,臺灣社會對綠營的支持并非穩如磐石。盡管綠營在支持度上處于領先地位,但其面臨的壓力和民眾的不滿情緒仍然存在。在過去幾個月的民調數據中,綠營支持度雖有所回升,但其整體情感溫度仍未突破50度,顯示出較為明顯的負面情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