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步來吧
7月14日晚間,萬科發布了一份簡短的業績預告。盈利能力或許跟大家猜想的沒太大出入,反正就是沒賺錢。
據公告:萬科預計上半年凈虧損100億元-120億元,上年同期虧損98.52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虧損95億元-115億元。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
盡管業績虧損,但今年上半年萬科銷售回款能力還不錯,銷售收入691.1億元,交付超4.5萬套房源,銷售回款率超100%。
雖說有項目做著,但畢竟房地產進入了一個新的周期,不可同日而語。況且還有一些遺留問題處理,虧損不可避免。
萬科對此也深表歉意,稱公司將全力以赴推進經營改善,持續為客戶提供“好房子”“好服務”“好社區”,推動公司重歸健康發展的軌道。
萬科的上半年
上半年,致使萬科虧損的有三點。
其一,房地產開發項目結算規模顯著下降,毛利率仍處低位。我們結合前文提及的萬科交付量具體展開。
根據中指研究院、克而瑞等第三方機構數據,2025年上半年百強房企銷售總額同比下降11.8%,全口徑銷售額超千億房企僅剩4家,較去年同期減少2家。
盡管萬科以691.1億元的全口徑銷售額位列行業第七,但同比去年還是下滑的,且遠遠低于招商蛇口和建發房產。
招商蛇口上半年累計實現簽約銷售金額888.94億元,建發房產上半年銷售額為706.8億元,可見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向頭部企業傾斜。
其二,萬科表示結合行業、市場和經營環境變化,考慮到業務風險敞口升高,新增計提了資產減值。
由于半年報還沒出來,所以我們無法知道資產減值的具體項目。但如果翻看2024年年報的話,可知房地產開發項目是減值的重點。
2024年萬科計提存貨跌價準備70.6億元;計提信用損失準備264億元,占全年減值總額的78.7%;投資性房地產及長期股權投資減值,不過這部分占比較小。
其三,部分大宗資產交易和股權交易價格低于賬面值。這點從陸陸續續的新聞報道中,也能了解到。為了應對流動性壓力,2023年萬科就加速“瘦身健體”策略,通過大宗資產交易和股權處置回籠資金。
今年上半年,公司大宗交易簽約金額64.3億元,通過存量盤活回款57.5億元,并以盤活模式新增獲取項目3個。
大宗資產交易雖然可以緩解短期現金流壓力,但行情不好就得以折價方式賣資產。萬科上半年的大宗交易主要涉及商業、辦公、公寓等非住宅類資產,今年1月份,萬科以12.92億元向大股東深鐵集團轉讓深圳紅樹灣項目49%投資收益權,交易價格低于歷史投入成本。
今年2月份,萬科以23.84億元向領展房產基金轉讓上海七寶萬科廣場50%股權,交易價格較估值打了七折左右。
是地就要拿?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依然處于一個深度的調整期之中,整體需求還未完全修復,資產估值也有下行的情況。
一邊出售舊資產,一邊還要補給新資源。今年上半年,萬科選擇先后于武漢、鄭州、成都等多個城市補充項目資源。
2025年上半年,成都、武漢、鄭州均通過產業升級、政策紅利和區域輻射力實現人口凈流入。尤其是成都,據統計,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就邁過2000萬大關,成為繼重慶、上海、北京之后,中國第4座2000萬級的超級城市,步入全國人口城市的“第一梯隊”。
武漢、鄭州也在進行產業遷移、升級。三個城市,是成渝、長江中游、中原城市群的重要城市,也有機構把三者列入新一線城市的范疇。
房地產不景氣之時,可以折價賣資產,也可以低吸資產。萬科通過參與武漢經開區、鄭州中原區等地塊的競拍,以低成本獲取核心區位資源。
在武漢,萬科競得武漢經開區地塊樓面,價格僅6966元/㎡,而周邊新房均價約14000元/㎡。
今年5月,萬科聯合體以底價5.28億元競得編號為鄭政出〔2025〕5號(網)的地塊。成交樓面價3934元/平方米,溢價率為0%,低于同區域歷史成交水平。
萬科在鄭州、成都的項目均涉及城市更新。在鄭州拿的這塊地,根據出讓文件,該地塊的工程建設投資總額要求不低于45039萬元,且需配建不超過2746.97平方米的安置房,此類房屋不得進入商品房一級市場銷售。
萬科選擇進駐這些城市,一方面來看,可能是這類城市的發展潛力不錯,所處地段也是核心區域。但如果結合用途,或許拿到它們之后的想象空間沒那么大。
今年時不時會出現地王的新聞。只是,得到地王的東家不是萬科。
7月14日,深圳土地市場上演了一場備受矚目的交易。在前海深港合作區核心的桂灣片區,一宗住宅用地吸引了12家實力雄厚的房企參與激烈競拍。經過多輪角逐,該地塊最終被招商蛇口旗下公司收入囊中,成交總價達21.55億元,對應的樓面價更是高達84180元/平方米。
中指院深圳分院高級分析師孫紅梅指出,該地塊預計將開發為小高層產品,形成前海稀缺的低密度改善型社區。建發股份旗下的建發房產今年在杭州、成都等核心熱點城市奪取多個單價地王,被業內稱為新“地王收割機”。
相比萬科,這類地王的競得者,拿到了最熱的資源。這些地段的商業價值,想必比萬科來得更高。
持續輸血
據DM查債通統計,2025年全年,萬科共有16筆到期或行權的境內公開債,存續本金規模合計326.4億元。
當前來看,萬科的償債在有序推進。目前萬科公開債全部如期兌付,2027年之前已無境外公開債到期。
萬科獲得了各類金融機構支持,加快債務風險化解。上半年合并報表范圍內新增融資和再融資249億元(不含股東借款);公司順利完成164.9億元公開債務償還,
大股東深鐵集團對萬科提供了真金白銀的支持。據公開信息計算,年內深鐵集團已累計向萬科提供借款超218億元。此外,更有深圳鐵對萬科更是提供“造血式”的業務協同。萬科與深鐵上線全球首例由“機器人自主搭乘地鐵為商家配送貨”的試點合作。
結語
各地房地產的支持政策依然在加速釋放,2025年二季度,整體樓市延續“止跌回穩”弱復蘇走勢。下半年國家土地收儲的市場預期在,疊加城市更新,供求兩端的結合有望改善行業庫存壓力。
據克而瑞,今年第三季度是房企償債高峰,到期規模約1600億元。若銷售市場長期低迷,已經實現債務重組的房企仍將面臨債務再次違約。
免責聲明
(上下滑動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財經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