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多頭檢查問題?檢查頻次高、重復檢查怎樣解決?今年年初,一項名為“檢查碼”的創新舉措在上海涉企行政檢查中全面推行,不僅能讓商戶更好地專注經營,也為檢查工作帶來諸多便利。那么,崇明推行“檢查碼”制度以來成效如何,近日,記者來到三星鎮一探究竟。
上午九點,記者跟隨三星鎮聯合檢查組執法人員先后來到多家餐飲單位,每到一處,執法人員都主動“亮證”“亮碼”,在企業通過手機掃描“檢查碼”確認檢查任務內容和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無誤后,執法人員隨即開展檢查。
執法人員告訴記者,三星鎮全面推行“檢查碼”制度以來,重點推進餐飲業一體化綜合監管,“檢查碼”包含了檢查任務、檢查內容及執法人員信息,通過“先賦碼、再憑碼檢查、最后掃碼評價”這一套流程,讓檢查公開透明,形成雙向約束。
現場,各部門工作人員各司其職,針對食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消防安全、餐廚廢棄油脂等方面,開展全覆蓋聯合檢查。對此,不少餐飲店負責人表示贊同,原本每個月需要應對多次不同部門的檢查,現在每年進行1-2次綜合檢查,所有問題一次性“診斷”,不僅讓商戶吃下“定心丸”,也大幅提升檢查工作效率。
據了解,目前三星鎮對轄區39家餐飲單位實施“一戶一檔”管理,通過申請“檢查碼”開展餐飲業聯合檢查24次,并將動態更新風險等級、整改情況等信息,同步錄入“移動監管系統”。此外,三星鎮還試點增加餐飲油煙、污水排放合規性檢查至餐飲業一體化綜合監管,為市民打造清新宜居環境。
三星鎮市場監管所副所長吳海濤告訴記者:“從今年年初開始,我們分季度進行相關聯合檢查,現在是第三季度的第一次聯合檢查。從有了餐飲業一體化綜合監管之后,還設置了定期的季度會議,把每次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相關的建議意見收集起來,讓下次的檢查進一步優化。”
據悉,2025年1月以來,崇明各鄉鎮積極落實本市市場監管領域優化涉企檢查工作,依托“檢查碼”對餐飲單位實施更加高效、全面的一體化綜合監管,共開展跨部門聯合執法檢查659次,檢查頻次同比下降40%。接下來,崇明還將在市場監管領域著力提升“智慧食安”餐飲業綜合治理數字化場景建設,在減少現場監管頻次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非現場監管場景。
記者:湯茵旒;攝影:顧晟凡
編輯:柯海昕
責編:朱競華、柯海昕
給我點贊和推薦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