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連續11年蟬聯天貓3C類目銷量冠軍的充電寶品牌羅馬仕,2025年6月因電芯原材料缺陷導致起火風險,被迫召回49萬臺問題產品,大批3C認證被撤銷。北京多所高校及全國機場相繼禁用其產品,成為壓垮品牌信譽的“最后一根稻草”。
據早前內部人士透露,羅馬仕長期依賴低價電芯,品控全憑“運氣”。幾年前就有員工提醒,核心電芯供應商安普瑞斯的產能無法支撐其供貨量,但管理層“只看毛利,無視風險”。此次爆發問題的產品多為2023-2024年生產,恰是該時期品控漏洞的集中暴露。
危機發酵后,更引發軒然大波的是“羅馬仕5位核心負責人集體逃往馬來西亞并失聯”的傳聞。盡管公司于7月15日發布聲明否認“跑路”,稱“運營團隊主要成員在崗,優先保障用戶權益”,并開通微信服務號“ROMOSS羅馬仕”召回通道,承諾“召回長期有效、不因地緣差異影響服務”,但公眾信任似乎已嚴重受損。
附羅馬仕7月15日最新聲明:
羅馬仕的崛起曾是華強北創業樣本,創始人雷桂斌早年靠代工筆記本電池起家,2012年借智能手機浪潮轉型,以“線上直銷+極致低價”策略搶占市場,大容量充電寶定價低至69-99元,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查詢得知,羅馬仕股權結構高度集中,雷桂斌與雷燦伙各持股50%,法人代表、監事均為家族成員,典型的家族式管理,導致決策缺乏制衡。
此次危機中最受傷的還是消費者與員工,已購問題產品的用戶面臨召回流程繁瑣,部分員工被拖欠薪資且安置無門。盡管羅馬仕承諾“加速解決問題”,但未來是否能兌現承諾、重建信任仍是未知數。
羅馬仕的崩塌并非個案。近年來,充電寶行業平均利潤率下降,部分企業為搶市場,不惜以次充好。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低價競爭讓合規企業無路可走。羅馬仕事件也暴露了唯價格論的致命缺陷,當企業將成本壓縮到無法保障質量時,最終會以信任和安全為代價買單。
令人警惕地是,這場由質量問題引發的危機,也正拷問著制造業,當低價成為唯一競爭武器,企業又究竟能走多遠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