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5 萬元起,小米汽車第一臺 SUV 小米 YU7正式上市。
在 YU7 發售前,雷軍表示要“挑戰 Model Y 在國內的銷量”——2024 年 Model Y 在中國市場銷量超過 48 萬 臺,是全球不分價格和能源形式的銷冠車型。在 YU7上市的前一晚,小米有些“凡爾賽”地推出了《小米 YU7 購前 準備攻略》。
發布會結束的數據印證了訂單的火爆:3分鐘,大定突破 20 萬輛;1 小時后,這個數字飆升至 28.9萬;18小時鎖單 24萬輛——YU7可能是有史以來賣得最快的車,按 25.35 萬元起售價折 算,訂單價值已突破 600億元。
這個數據讓行業過于震動:同天零跑公布 5 月份銷量:交付 45067 臺,同比增長超 148%,創史上單月交付新高,并且已連續三個月位列新勢力銷 量第一。
創始人兼董事長朱江明表示,自己昨天本來“心情很好”,因為看到零跑的訂單量很不錯,結果晚上看了小米發布會,1小時賣那么多,壓力一下 子就上來了。
然而大“火”之后,鎖單不讓退車、交付時間過長、多種數據引發質疑、行業高層爭議不斷……無論好壞,各種現象均指向一個結論:小米 YU7 已經 成為現象級存在。
有多少熱度,就有多少爭議。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訂單狂潮背后的交付難題、爭議旋渦,正是王冠的重量。
扛住,方能坐穩;扛住,才見真章
單店日均客流破千 試駕需要拼車
YU7 剛剛上市那兩天,就有客 在商場開門的前兩小時排隊等試駕。當時人滿為患,系統都無法統計入店 人數。
有小米銷售透露:“門店的日均 客流量破千。試駕需要排隊,甚至是兩個客戶拼一輛車試駕。”
據銷售透露,小米汽車此前給其門店定下了月銷 300 臺的銷售目標, 但是實際上該家門店 6 天就賣出去了 660 臺,平均每天 110 臺。根據日均破千的客流量粗略計算,每十位進店客戶中,就有一名客戶會鎖單購買小米 YU7。
這個數據意味著什么?僅按照發布會 18 小時銷售 24 萬輛的銷售數據, 相當于小米 SU7上市 13個月的累計銷 量、特斯拉 Model Y 去年在華銷量的 一半、理想 L6一年的銷量總和。
根據乘聯會 5 月的統計數據顯示,當月新能源電動汽車 20 萬—30 萬、30 萬—40 萬 SUV 銷量分別為 11.5 萬和 5.1 萬輛,總和 16.6 萬。換句話說 中國新能源汽車 20 萬—40 萬元 SUV 市場整個5月的銷量 ,都不及 小米 YU7上市 18 小時的鎖單量。
產能成“生死大考” 大量車主投訴被“反鎖”
車提前賣出去了,對于小米來說,更大的挑戰在于交付。
目前小米 App 訂單交付周期:標準版鎖單后最快 53~56 周交付(≈13 個月;Pro 版鎖單后最快 48~51 周交付(≈12 個 月;Max 版 鎖 單 后 最 快 33~36周交付(≈8個月)。
“我們年初計劃年產 30 萬臺,現在已經把年產調高至 35 萬臺。”雷軍在直播中表示。
目前小米智能制造產業基地一期項目年產能僅 15 萬輛,且 SU7 已占據大量產能;7月份二期工廠開始投產,但量產時間不明。
有專業人士估算,二期工廠完成產能爬坡后,即便“加班加點”,產能利用率 200%,年產量達到 30 萬臺左右,月產能穩定在 2.5 萬臺已經不易,也要足足一年才能消化訂單,更不用說后續不斷增長的訂單。
面對 24 萬份鎖單,超長的等待周期將降低消費者的興奮值 :如之前SU7 一樣,隨著交付周期的延長,轉讓 訂單的賣家也越來越多。
超長的交付期也引發后續一系列連鎖反應:大量 YU7車主表示,在下單過程中遇到系統不斷提示身份信息錯誤,導致最終延誤鎖單時間。不少人認為,在此過程中問題不斷,是廠家因交付困難有意為之設置障礙。
令更多首批車主不滿的是,在后續交付時長問題被曝光之前,小米官方并未明確告知提車時間,系統中只是模糊標注了“鎖單后預計 8 月份開始首批交付”,所以大部分消費者都是 預計 2025 年內可提車,根本沒有想到 需要等那么久。
而根據小米規定,訂單鎖單后,配置、車牌所有人、交付中心等訂單信息無法再修改,定金不退。 這導致后續投訴率再度增高。
一家歡喜幾家愁 多家車企嘗試“截胡”
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盡管 YU7 上市前,何小鵬、李斌、李想等都在微博送上祝福,何小鵬還下單了一輛 YU7,但隨著小米數據上漲的,還有同行的焦慮。
在這段“等交付”的時間內,反應最快的智界 R7,在小米 YU7 發布同日推出限時補貼 2 萬元、綜合補貼最高 至 5.4萬元,時間截止到 7月 31日。
智己、蔚來、極氪、智界、阿維塔等品牌,均對下定 YU7的客戶推出了“定金報銷”或其他優惠政策,以此鼓勵客戶放棄 YU7,選擇自己品牌車型,還有車企專門出了針對小米 YU7 的“攔截應對話術”。
盡管 YU7宣稱競品是特斯拉 Model Y,但 25 萬—30 萬元純電 SUV 的其他產品樂道 L60、極氪 7X、智己 LS6、智 界 R7、阿維塔 07、嵐圖知音等,均受到不同幅度的影響。
這場圍繞 YU7 展開的攻防戰,本質上是對用戶選擇權的爭奪——誰能在小米漫長的交付空窗期里,用更實 在的優惠、更穩妥的交付和更貼心的服務打動搖擺的消費者,誰就能在這場分流戰中占據先機。
原標題:《25.35 萬元起,小米汽車第一臺 SUV 小米 YU7正式上市。》
欄目主編:李吉 文字編輯:丁延吉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丁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