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290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為推動曲江新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強化市民游客對有害垃圾與可回收物分類認知,持續完善垃圾分類投、收、運全鏈條管理效能。近日,曲江新區在曲江海洋極地公園,以“分類賦能 紅藍并行”為主題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此次活動巧妙將分類知識與保護海洋環境相結合,打造沉浸式科普場景,市民游客化身“探索者”,通過分類法規學習、趣味闖關挑戰、紅色志愿服務、投放實操體驗等多元互動環節,快速掌握垃圾類型識別技巧,解鎖環境保護“任務關卡”,在寓教于樂氛圍中潛移默化提升分類意識、厚植環保責任感。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依托垃圾分類展板,帶領市民游客回顧了垃圾分類的基礎知識、分類標準以及投放要求。講解中,聚焦低值可回收物的具體種類、規范投放流程、有害垃圾暫存方式以及垃圾給環境帶來的危害等內容展開細致闡釋。同時,借助生動案例與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圖片,生動揭示垃圾無序處理對生態系統的長期破壞及連鎖反應;講解期間,多名志愿者穿梭于景區內外,結合日常生活場景分享垃圾分類實踐經驗,面對面為市民游客答疑解惑,助力破解分類難題,切實增強公眾對垃圾分類緊迫性與重要性的認知。
學法明紀,知規踐行。在普法環節,工作人員以《陜西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為重點,結合《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采用法條精講+案例剖析的方式,深度解析分類投放環節中個人、物業、企業等責任主體的法律義務與責任邊界。針對分類不規范行為,工作人員對應相關《條例》法規,通過真實案例解析、處罰數據展示等,將抽象法規轉化為直觀警示,確保每一項分類法律要求精準觸達人心,推動市民游客從 “知曉法規”向“自覺踐行”轉變。
《條例》普及過后,活動隨即進入分類投放實操環節。現場設置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專用收集桶,工作人員化身“垃圾分類引導員” 全程駐點指導,以 “一對一” 示范教學方式,引導市民游客將廢舊電池、過期藥品等有害垃圾,以及塑料瓶、紙質包裝等可回收物,精準投入對應容器。實操過程中,工作人員同步開展趣味互動,通過現場糾錯與分類知識科普,鼓勵公眾在實踐中深化分類認知,以規范投放的實際行動踐行環保理念。
此外,游戲區精心設置“分類飛行棋”“知識大轉盤” 等多款趣味互動環節,將活動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參與者踏入巨型“分類飛行棋” 棋盤,通過擲骰子進行知識問答;轉動“知識大轉盤” ,參與現場快速搶答,通過一系列分類闖關挑戰,市民游客在寓教于樂中強化分類知識記憶,實現從理論認知到實踐應用的自然轉化。
本場活動累計回收有害垃圾5.6公斤,可回收物 10.5 公斤。工作人員對回收的垃圾進行了明細登記后,統一運送至曲江新區可回收物分揀中心及有害垃圾暫存點,確保分類后的垃圾得到妥善處理。下一步,曲江新區將持續深化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通過多元形式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宣傳場景,不斷增強宣傳內容的體驗感與趣味性,讓垃圾分類逐步內化為市民的行為自覺和生活習慣。
編輯:爾爾
校對:薔薇
初審:王磊
終審:秦犁
西安曲江新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