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拾叁書
這幾天,青島、煙臺、日照等山東沿海城市,再次遭遇了滸苔綠潮來襲。網友紛紛大呼海面變草原,著實又吸引了不少關注。
滸苔年年有,今年也不缺。自2007年黃海海域首次發現滸苔綠潮以來,迄今已歷18年,滸苔成了每年的常客,準時出現在山東部分地區沿岸。
目前,主流學術觀點已確認位于江蘇的蘇北淺灘紫菜養殖,是黃海滸苔綠潮的主要起源地。近幾年,官方已建立蘇魯滸苔災害聯防聯控機制,開展前置打撈,并設置多條防線,確保滸苔處置“早發現、早預警、早監控、早處置”。
7月10日召開的黃海滸苔綠潮前置打撈工作總結研討會顯示,今年滸苔防控工作自4月7日啟動以來,已取得明顯成效,初始滸苔生物量為歷年最低,較好地實現了滸苔綠潮少上岸不成災、全程安全生產的目標。目前,前置打撈工作告一段落,將轉入近岸防御和應急處置階段。
盡管滸苔前置打撈工作成效明顯,但由于生物量巨大,依然不能阻止滸苔綠潮侵襲山東沿岸,不僅給當地濱海旅游業、海水養殖業等產業造成慘重損失,打撈工作本身耗資不菲。
有統計指出,2016年,滸苔災害對青島市海水養殖業造成的損失高達48億元。2023年,滸苔綠潮造成山東近海養殖區貝類大量死亡,僅日照海域直接經濟損失就超千萬元。
2019年至2023年,山東為治理滸苔問題所投入的直接成本分別為7億元、1.3億元、7.4億元、2.9億元、5.4億元。
盡管投入巨大,但山東、江蘇等地已連續18年“打滸”,不僅沒有消除滸苔災害,反而呈現常態化暴發規律,個別年份甚至不降反增。
有研究者指出,滸苔問題的徹底解決,關鍵在于妥善協調蘇魯兩省間的治理行動,構建起跨區域聯防聯治的合作機制,破解海洋環境跨域治理中的“囚徒困境”。
為此,有人提出,蘇魯兩地應借鑒山東與河南建立的黃河流域首個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簽訂“對賭協議”,來一個海洋版的“魯蘇有約”。
長期以來,黃河水質狀況對山東的生態環境、經濟發展以及居民生活用水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簽署“對賭協議”之前,山東在黃河治理上已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黃河入魯水質仍面臨諸多挑戰。
2020年5月13日,國家四部門印發實施方案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范圍包括沿黃九?。▍^)。
一年后,魯豫兩省率先建立黃河流域省際間橫向生態補償機制。
協議規定,兩省交界黃河水域,水質年均值達到Ⅲ類標準,雙方互不補償;水質年均值在Ⅲ類基礎上每改善一級,山東給予河南6000萬元補償資金;水質年均值在Ⅲ類基礎上每惡化一級,河南給予山東6000萬元補償資金。
今年7月10日,一個消息傳來:山東省兌現2024年度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資金6207萬元。自2021年魯豫兩省建立黃河流域首個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以來,山東省已累計兌現河南省生態補償金2.5億元。
業內專家評價稱,魯豫實踐為破解“九龍治水”困局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省際協同模板。
那么,海洋版的“魯蘇有約”能實現嗎?
黃海滸苔災害防控,顯然是一個海洋環境跨域治理問題。由于涉及到多個利益主體,彼此之間存在利益沖突,因此需要建立跨域利益共享機制來化解沖突、協調利益,實現不同主體之間的有序合作。
從這點來看,滸苔問題無疑是借鑒“魯豫有約”模板,推行海洋生態保護補償制度的極佳試驗田。
有專家建議,以蘇魯兩省管轄海域分界線為考核基線,通過衛星遙感等技術手段對從江蘇海域進入山東海域的滸苔覆蓋面積進行年度測算,以此確定兩省共同接受的考核指標和資金補償標準。如果實際輸入面積低于該考核指標,由山東補償江蘇,反之則由江蘇補償山東。
然而,“對賭協議”的想法雖好,但為什么這么多年蘇魯兩地并沒有實現呢?
關鍵在于圍繞滸苔起源和成因,山東和江蘇兩省尚存分歧。
前述所說,主流觀點認為黃海滸苔綠潮起源于蘇北淺灘,但江蘇方面并不認同。
2018年,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所長陸勤勤表示,目前滸苔的監測監視主要集中在江蘇海域,不管何時何地發現,都會得出最早發現的海域是江蘇海域的結論,建議在更大范圍內進行監視監測。
江蘇省紫菜協會秘書長戴衛平曾對媒體表示:“很遺憾的是,自從2007年青島滸苔暴發,鍋就甩給江蘇了。國家花了這么多錢和精力,始終沒有把滸苔的問題解決,關鍵是開始就沒有找對滸苔發生的根本原因?!?/p>
想要簽訂“對賭協議”,前提是雙方對于滸苔起源達成共識。而現在,似乎分歧仍在。
所以,有專家曾表示,對于滸苔綠潮起源和成因在科學認識上的不足和分歧,是阻礙滸苔綠潮防控的重要因素。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留言討論。
近期,觀海局圍繞黃海滸苔綠潮,寫了一篇近萬字的稿件,系統梳理了18年來關于滸苔綠潮的科學研究爭議與蘇魯兩地利益糾葛。有興趣的讀友可點擊——
請【點贊】,點【在看】,把文章【轉發】給您身邊的人,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