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遇兩次石油危機后,美國決定大量開采頁巖油,成功抑制油價瘋漲,并且成為全球頁巖油出口大國。
頁巖油是什么東西?
正經一點的說法是,頁巖油屬于一種位于頁巖、不透水泥巖或粉砂巖等巖層之間的優質原油。
娛樂一點的說法是,傳統石油=液態橙汁,頁巖油=冰棍橙汁,你只要吃橙汁,不要吃冰渣(頁巖油的巖石)
美國通過大量開采頁巖油,成功抑制油價
1973~1974年,隨著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原油價格從每桶3美元,暴漲到近12美元。
1979~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原油價格從每桶13美元,暴漲到41美元。
兩次石油危機,對美國經濟造成重大打擊,為了穩定油價,美國最終決定大量開采頁巖油。
2008年,美國頁巖油產量單日高達680萬桶。
2024年,美國頁巖油產量單日高達2271萬桶。
通過開采頁巖油,美國擺脫了對中東石油依賴,并且成為全球原油最大出口國之一,占全球原油供應的10%以上,哪怕中東戰火漫天,美國石油供給仍然充足,并且能通過出口石油賺得盆滿缽滿。
中國頁巖油儲量也非常豐富,為什么不大力開采?
目前全球可開采的頁巖油儲量約470億噸,主要分布在美國、俄羅斯和中國。
雖然中國已探明頁巖油儲量比美國低,但開采總量也要高達43.93億噸,位居全球第三。
如今,中國每年都要大量進口石油,為什么不跟美國一樣,通過開采國內頁巖油來擺脫進口依賴?
話雖如此,但也要結合現實情況。
美國頁巖層深度普遍在地下800~2500米,比較淺,并且以海相沉積為主,開采難度較低。
中國頁巖層深度普遍超過3000米,部分甚至超過6000米,并且以陸相沉積為主,開采難度比美國大很多。
另一個因素是缺水。
中國頁巖油主要分布在鄂爾多斯盆地、準噶爾盆地、松遼盆地和渤海灣盆地等,這些區域都面臨著嚴峻的水資源難題。
就拿準噶爾盆地來說,本身就屬于荒漠-半荒漠帶,年降水量低于200毫米,要知道,單井壓裂需要消耗1.5-2萬噸水,這些水大概能解決4000戶家庭的用水量。
如果當地缺水,那么這些開采用水的運輸成本,同樣高的離譜,在準噶爾盆地開采頁巖油,需要從200公里以外的地方調水。
除了壓裂耗水開采技術,能不能用無水壓裂技術呢?
可以是可以,但成本比壓裂耗水法,起碼高30%以上。
此外,如果當地基礎建設差,還需要額外修路。
當然了,開采技術也是一方面,畢竟中國頁巖油開采難度大,高端壓裂泵、旋轉導向鉆等核心設備仍然依賴進口,導致我國開采頁巖油的成本比美國更高。
對比下。
中東那邊如果沒有戰爭,國際原油價格約70美元/桶,美國開采頁巖油的綜合成本約40~60美元/桶,而中國開采頁巖油的綜合成本,普遍在80~100美元/桶,并且產量不高。
差異化就在這。
美國通過開采頁巖油,既能擺脫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多余的還能出口,如果有一天,國際石油單價驟降,美國也能減少頁巖油開采量,通過進口的方式調節國內石油供需關系。
遺憾的是,中國目前開采頁巖油成本較高,還不如直接進口,不過科學家正在努力研究相關開采技術,爭取進一步降低開采成本。
其實現在我國進口石油,也有另一層考慮在里面。
大家以為的石油,是機械設備用的燃料,但石油的作用遠不止如此。
石油能分離出汽油、航空煤油、柴油、重油,除了燃料之外,還能分離出聚乙烯/聚丙烯(塑料)、滌綸(合成纖維),又或者苯、甲苯、二甲苯(BTX),最沒價值的油渣還能用來鋪路(瀝青)。
也就是說,就算你不開車,石油產物同樣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比如你穿的衣服材料屬于合成纖維。
石油的重要性,完全可以用“工業血液”這四個字概括,而全球石油儲量有限,幾乎是“用一桶,少一桶”。
現在我們大量進口,盡量保護好國內石油,如果未來發生戰亂,國際石油禁運,到時候我們再開采國內的石油也不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