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歷史悠久
文化底蘊深厚
山川秀麗
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
民族風情絢麗多彩
是研學旅行的好去處
魅力大理 多彩非遺
以“游”治學,活態傳承
在游玩中
感受大理非遺的魅力
靜下心來琢磨精湛的非遺工藝
來一場身臨其境的非遺研學之旅
01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
白劇、白族吹吹腔、大本曲、劍川木雕、鶴慶銀器鍛制技藝……這些國家級非遺項目,都是藏在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的瑰寶。
大理州非遺博物館運用全息幻影成像、電子地圖、微縮場景和硅膠人像等綜合陳列手段,展現大理州非遺的獨特魅力。在館內,核心展覽區設有“白族民間藝術的瑰寶”“白族堂屋”等8個展廳及1個非遺活態展演舞臺,全州非遺畫卷在此徐徐展開。
體驗地址:大理市下關鎮人民街113號大理州群眾藝術館旁
開放時間:9:00—11:30,14:00—17:00 (周一閉館)
02 鳳陽邑草編體驗館
鳳陽邑,曾因熱鬧的草帽交易集市,被稱為“草帽街”。這里編織草帽的歷史源遠流長,當地居民用靈巧的雙手,將普通的小麥秸稈,變成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藝品。
館內陳列著琳瑯滿目的草編作品,大到草編桌椅,小到精致的草編飾品,每一件都凝聚著匠人的心血。在這里,制作一頂屬于自己的草帽,無疑是最受歡迎的體驗項目,用指尖編制出屬于你自己的大理記憶。如果運氣好,還能得到白族阿奶的親自指導,聽她們講述那些與草編有關的故事。
體驗地址:大理市太和街道辦事處劉官廠村委會鳳陽邑村雙子井
03 大理石空國石博物館
石因地揚名,地因石增輝!大理石自古就是大理的一張文化名片。坐落在大理古城南門里龍泉坊的大理石空國石博物館,被評為國家方志館南方絲綢之路分館大理石館,生動展示了大理石文化及地方志文化。
這里匯集了諸多大理石名品,集藝術品鑒賞、休閑、娛樂為一體館內使用中式園林山水設計,將山水園林、古樸書房、禪意茶室等風格匯聚于一館。一步一景、景景皆宜,可“沉浸式”欣賞大理石畫的美。
體驗地址:大理古城南門里龍泉巷內
開放時間:9:30至21:30
04 嚴家大院
在嚴家大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青瓦白墻的設計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筑的風格。院內,可以欣賞白族民居彩繪,大量的木雕、泥塑、彩繪等,展現出大理民族建筑的獨特魅力。
體驗地址:大理市喜洲鎮里的四方街旁
05 喜洲古鎮品嘗喜洲粑粑
“幾捧尋常面,幾簇炭火紅。兩只靈巧手,一味國色香。”提及大理的特色小吃,喜洲粑粑總是繞不開的話題。喜洲粑粑又名破酥粑粑,實為色、香、味、形俱佳的麥面烤餅,原為喜洲白族農家尋常食物,現成受眾人追捧的特色小吃,素有“東方披薩”之稱。2011年11月入選大理州第三批飲食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喜洲粑粑分為甜、咸兩種口味。咸味粑粑,主要以鮮肉末、豬油、蔥末、椒鹽混合為餡;甜味粑粑,主要使用紅糖、玫瑰醬、豆沙混合為餡。一甜一咸,各成風味。剛出爐的喜洲粑粑滋滋冒油,香味撲鼻而來,咬上一口外表酥脆,里層松軟,油而不膩,口感層次豐富。一個喜洲粑粑,可以把關于喜洲的記憶留在舌尖,如果你來了大理,一定要來喜洲古鎮吃一個正宗的喜洲粑粑!
體驗地址:大理市喜洲四方街題名坊
06 匠志集大理民藝中心
匠志集追溯了甲馬、制陶、扎染、造紙等20余種大理民藝的發展歷程,設置甲馬版畫藝術館、百工館和喜洲老街三個部分,成為窺見大理歷史風貌及文化遺存的一扇窗。展示館除了收藏展示功能外,還具備非遺體驗、非遺文創產品出售等功能,設置休閑咖啡區,讓廣大人民群眾出門即可感受非遺的藝術魅力。
體驗地址:大理市喜洲古鎮匠志集大理民藝中心
開放時間:9:00至18:00
07 白族三道茶綜合傳習中心(白家大院)
“誰道人生好滋味,一苦二甜三回味。”在白族三道茶綜合傳習中心,可以觀看白族三道茶表演,品味白族三道茶,借茶喻世的獨有茶道,讓人深刻感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哲理。
體驗地址:大理市喜洲鎮大理白家農耕民俗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08 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館
位于周城的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白族扎染博物館。館內基本陳列由“扎染源流”“扎染世家”“精品展示”“繁花似錦”“扎染體驗館”等幾部分構成,以實物形式記錄下白族扎染的歷史。
在扎染工坊區,可以跟白族老奶奶或傳承人,學做一塊屬于自己的扎染作品,體驗千年扎染技藝魅力,藍白相間的作品,映射出大理洱海的藍,美麗至極。
體驗地址:大理市喜洲鎮周城村滇藏公路61號
開放時間:9:00—18:00
09白族甲馬傳習館
在大理上關村,有戶張姓人家,世代守護著甲馬,館內現存1000多塊甲馬板,其中有600多塊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古老刻板。制作甲馬,一般是先將文字和圖案用反筆寫在木板上,進行精細雕刻,最后將刷好顏料的文字和圖案套印在手工紙上即可。每一幅甲馬都承載著一份祈求與美好祝福。如今,當甲馬遇上當代年輕人,更是化身為“賽博許愿池”,各種獨特的愿望都變成了甲馬。如果你也喜歡甲馬這種傳統文化的話,不如嘗試著自己也做一個愿望甲馬吧!
體驗地址:大理市上關鎮白族甲馬傳習館
10 洱源鳳羽硯臺制作技藝傳習所
鳳羽硯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加工歷史。在洱源縣鳳羽鎮起鳳村的鳳羽硯臺工藝品廠,可以體驗硯臺制作程序,了解鳳羽硯的傳承歷史等。
體驗地址:洱源縣鳳羽鎮起鳳村
11 大理傳統工藝工作站劍川基地
劍川縣被稱為“木雕之鄉”,木工藝人擅長雕刻各種人物、花鳥、山水以及龍鳳吉祥如意等圖案,用以裝飾門窗、家具等。現已發展為藝術價值很高的木雕工藝品,用優質硬木精心雕出龍、鳳、獅、孔雀、梅花等傳統圖案,制成桌、椅、茶幾等,再鑲嵌上蒼山特產的彩花大理石,顯得古樸大方高雅,富于民族特色,既實用,又華美。來劍川,你可以領略木雕師傅化腐朽為神奇的工匠精神,看一看一截枯木是如何在匠人的指尖上涅槃重生的,感受一下手作的溫度!
體驗地址:劍川縣興藝古典木雕家具廠
12 劍川甸南鎮董月暢黑陶
在劍川,除木雕外,黑陶也早已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當地餐館所用的餐具、茶具等大部分都是黑陶的。劍川黑陶正以其獨特的魅力打動著越來越多的人,想要體驗黑陶制作,感受土與火的結合,便來劍川吧!
體驗地址:劍川縣甸南鎮白族土陶傳習所
13 鶴慶縣新華銀器小鎮
鶴慶新華村手工藝品加工作坊遍布全村,是獨特的“前店后坊”的模式。游客在這里可參觀非遺中心,了解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鶴慶銀器鍛制技藝,打卡“中國第一銀匠村”銀牌坊,實地感受手工銀器加工制作流程。同時,可以把心儀的銀器產品帶回去給家人朋友。
體驗地址:鶴慶縣新華銀器小鎮
14 賓川朱苦拉咖啡1號夢莊園
賓川朱苦拉咖啡被稱為中國咖啡的“活化石”,隱匿于世的朱苦拉村也被譽為“中國咖啡之源”。朱苦拉咖啡已經成為賓川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走進朱苦拉咖啡1號夢莊園咖啡樹林,親手采摘咖啡豆,親身感受“從種子到杯子”的全過程,閑暇之余,品一杯香濃美味的朱苦拉咖啡。
體驗地址:賓川縣老海田后山朱苦拉咖啡1號夢莊園
15 巍山“和悅宣香”香坊
在巍山古城的一個小巷子里,藏有一戶制香世家,他們家四代堅持手工制香。在這里,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模具和天然香粉,制作一塊屬于自己的香牌,當香牌脫模的那一刻,之前的辛苦和期待都有了回報,一具具惟妙惟肖、生動精致的香牌羅列在擺盤上,頓時成就感滿滿。陰干后的香牌,可以掛在脖子上當作項鏈,也可以掛在包包上當作飾品,還也可以掛在家里的柜子、窗前、案頭,讓里面散發的香氣伴隨左右,凝神靜氣,領略香文化的魅力與奇妙之處。
體驗地址:巍山縣南詔鎮后所街8號附3號
大理非遺之旅
已經是“next level”了
這個夏天
跟著非遺游大理
解鎖暑期別樣新玩法
文圖丨李美溶 田維星
責編丨田維星
審核丨楊會仙
終審丨陳麗梅
運維 | 云報集團·文旅頭條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