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商業奇招:一邊和總統“吵”出訂單,一邊勇闖印度“外資墳場”
今天聊聊關于馬斯克的二條“猛料”:
先說說第一條猛料:馬斯克和特朗普“唱雙簧”?拿國防部大單!
1. “鬧翻了”但合同還在?表面上看馬斯克和特朗普吵得臉紅脖子粗,互相放狠話,連“取消合同”都喊出來了。結果呢?據美國國防部14日宣布,與企業家埃隆·馬斯克旗下的xAI公司等多家美國企業簽訂人工智能服務合同。
馬斯克的xAI轉頭就從特朗普管著的美國政府(國防部)手里拿了2億美元的大單!這就很魔幻了。
2. “唱雙簧炒股”?可能性不大,但... 說他們倆合伙演戲騙股民錢,這個有點太陰謀論了。特朗普和馬斯克都是極度自我、控制欲強的人,公開撕破臉大概率是真的不爽對方。但是! 這事恰恰說明:
生意是生意,口水仗是口水仗。五角大樓(國防部)看中的是xAI的技術能力(比如那個新推出的`Grok for Government`)能幫他們做事:情報分析、后勤優化啥的,至于老板馬斯克和總統特朗普私人關系多差,在國家利益面前,或者更直白點,軍方覺得好用的工具,都得靠邊站。美國政府內部也不是總統一個人說了算,各個部門有自己的需求和考量。
馬斯克是“剛需供應商”。SpaceX給NASA送人送貨、星鏈在俄烏戰場作用明顯、特斯拉技術影響電動車和能源...他的公司提供的很多產品和服務,對美國政府和軍方來說太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了。為了私人恩怨砍掉關鍵合同?特朗普也得掂量掂量后果,可能得不償失。“你罵歸你罵,錢我照賺” 就是馬斯克的底氣。
3. “Grok for Government”是重點。這個產品瞄準的就是政府市場。拿下國防部這個大單,就是最好的廣告和背書,以后賣給其他聯邦機構就順利多了。罵架歸罵架,該做的生意一點沒耽誤,還打開了新財路。這波操作,馬斯克贏麻了。
咱們個人觀點總結一下:
這是馬斯克在玩風險對沖,一邊公開跟特朗普吵吸引眼球, 另一邊悄悄讓團隊走正規招標流程。軍工合同哪會因為總統個人好惡就取消,背后都是游說集團和資本在運作。
老馬和川普吵架可能是真的,但老馬手里有硬貨,技術+關鍵服務,美國政府,尤其是軍方離不開。所以,罵歸罵,錢照給。不是雙簧,是實力夠硬,吵架影響不了核心利益。“你氣你的,我賺我的,咱公私分明”。
再說說第二條猛料:馬斯克“勇闖”印度墳場?
特斯拉在周四晚些時候向媒體發出的邀請函中表示,7月15日位于孟買核心商業區班德拉庫爾拉綜合體(Bandra Kurla Complex)的特斯拉體驗中心開業,從而啟動印度市場業務。與此同時,特斯拉也公布了 Model Y 在印度的售價,其中后輪驅動版為 598.9 萬盧比(現匯率約合 49.9 萬元人民幣)長續航后輪驅動版 678.9 萬盧比(現匯率約合 56.6 萬元人民幣)。
作為對比,煥新 Model Y 后輪驅動版在中國的售價為 26.35 萬元人民幣,長續航全輪驅動版售價為 31.35 萬元人民幣。價格比在中國貴了將近一倍,不得不說,馬斯克的刀也夠狠的哦!
1. “墳場”名不虛傳。 印度市場坑外資是出了名的狠,各種奇葩政策、稅務問題、官僚主義,讓無數國際巨頭,如沃爾瑪、小米、福特等都栽了大跟頭,賠得底掉。用“雁過拔毛”形容得非常貼切。
2. 馬斯克為啥“頭鐵”呢?
市場太大,誘惑太大! 印度人口世界第一,電動車市場幾乎是空白,潛力巨大到無法忽視。誰能啃下這塊骨頭,誰就是未來的巨頭。馬斯克這種賭徒性格,不可能不賭一把。
莫迪老仙“遞了橄欖枝”。之前卡著不讓特斯拉獨資建廠,卡著星鏈落地。現在呢?特斯拉體驗中心開了,星鏈也批準了!這說明印度政府,至少是中央和某些邦,這次是真心想拉攏特斯拉進來,可能給出了比較優惠的條件,比如先允許賣進口車、承諾未來降低關稅或允許建廠呢?。馬斯克肯定不是傻大膽就沖進去,必然是私下談妥了一些保障,至少是階段性保障。莫迪需要特斯拉這塊“金字招牌”來推動印度的電動車和科技產業,證明印度能吸引頂尖外資。
馬斯克用“體驗中心”是試探一下。先開店賣車,估計是進口的,摸摸市場水溫,試試印度政府的誠意和執行力,看看營商環境到底有多“坑”。這比一上來就砸幾百億建廠風險小多了。
星鏈獲批是重要信號。衛星通信這種涉及國家安全和頻譜資源的敏感業務都能批,說明印度政府對馬斯克的開放程度前所未有。這給了馬斯克更多信心。
3. 怕不怕“莫迪的屠刀”?當然怕! 馬斯克精著呢,他肯定知道風險。但他更可能是:做了最壞的打算。 前期投入控制在一定范圍,比如體驗中心、少量進口車,即使后面印度政策變臉或者稅務找麻煩,損失也在可控范圍內,不至于傷筋動骨。
相信自己的談判能力和“明星效應”。 他是全球首富,科技頂流,印度政府也需要他的光環。他可能覺得有籌碼周旋,或者能把風險“談”下來。
再者時機可能“剛剛好”。 印度現在迫切想發展制造業和電動車,而特斯拉就是標桿。雙方需求對上了,風險可能比前幾年小一點,但也只是“一點點而已”。
咱們個人觀點總結第二條: 印度是個“大坑”不假,但架不住市場蛋糕太誘人,而且這次印度政府主動示好+開了綠燈,星鏈+體驗中心。馬斯克這種“冒險家”,面對這種級別的機會,不可能不試試。但他肯定留了后手,小步試探,先開店賣車看看情況,不會一上來就梭哈建廠。特斯拉體驗中心本質是展示廳, 重資產工廠根本沒落地。這小老狐貍絕對設置了“止損點”,要是莫迪老仙翻臉,頂多關幾家門店,核心技術資產都在美國呢。“富貴險中求”,但老馬這次看起來是穿著“防彈衣”,有限投入+政府承諾進去的。 能不能全身而退甚至大賺,還得看后續印度政府的“刀”快不快,以及老馬的“閃避”技能點得高不高了。
總的來看馬斯克這人:
極度精明,臉皮夠厚。跟總統撕破臉?不影響我拿政府訂單!印度是外資墳場?只要條件談妥,該闖還得闖!
手握硬核科技和關鍵服務,有議價權。政府和軍方需要他,這是他最大的護身符。
賭性大,但計算風險。 闖印度不是蠻干,是看準了時機,印度需求+政府松口,用風險較小的方式,如體驗中心、星鏈獲批先探探路。
這叫“公私分明”玩得溜。私人恩怨放一邊,該賺的錢一分不少賺。
咱們結論一下:馬斯克的商業哲學是:把總統吵架當免費廣告,把地緣風險當談判籌碼。 這人最厲害的是所有“敵人”最后都會變成客戶,從NASA到五角大樓再到莫迪,沒人能拒絕他手里真正的硬科技。
咱們吃瓜群眾,別被老馬和特朗普的“口水戰”迷惑,人家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呢,連“外資墳場”都敢去掘金。這操作,不服不行!但印度這趟渾水,能不能蹚明白,還得走著瞧哦!
對此,大家有何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