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喝咖啡已不是什么新鮮事,而去村里喝一杯咖啡卻是。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村開咖啡館。兩年前的《2023年中國咖啡市場洞察報告》顯示,國內四、五線城市的咖啡訂單量同比增長高達250+%。從城市到鄉村,咖啡文化正在擴散。去年國慶節期間,成都周邊“村咖”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達180%,次于露營。
最近,YOU成都編輯部發現這股村咖之風在市區周邊刮得有模有樣,溫江、郫都、都江堰、崇州、金堂等一小時車程環城游憩帶,區域內點對點漸漸形成小小的集聚效應。
村咖也正在經歷“祛魅”,從流量神話回歸普通生意。它不僅僅是一杯把咖啡+皮蛋、豆瓣、二荊條直接疊加生產出獨特的“土特產咖啡”。
拋開不必要的噱頭,我們能夠重新去看、去問:村咖如何能從流量轉向本地共生,真正融入“鄉土味”?這些沒答案的問題,編輯部都想知道。
于是,第一期,我們先去了郫縣。
第一站
開運咖啡店
濂溪村2組49號
開運咖啡店在寶藏村落濂溪村,濂溪村挨著宋家林村、文星村、長樂村,全村以種植月季花等花卉為特色。幾年前,我們曾到濂溪村看花花(戳)。
今年六月,開運正式對外營業。實際上,裝修揹整店面多的時間都花出去了,所以,開業的時間一推再推到了夏天。
老板曾經是銀行職員,而他的小伙伴在游戲公司上班,兩個人不想再繼續按部就班,每天開車從華陽跨城到郫縣開咖啡館。
去開運是暴雨過后的周末,店前的臨時停車場泡了水,一水的汽車停在鄉道邊。
這頭一條長長的、藤蔓圍合的走廊連通那頭。走到頭竟是一家私房菜小院,大大的手寫招牌指引,小院門前的一棟小房子就是咖啡館了。
老板說,私房菜小院老板也很喜歡喝咖啡,想開一家咖啡館,于是乎把咖啡引進了小院,結果味道沒達到自己的預期。
遇到本身在找店面的兩個人之后,大家一拍即合。開運被“引進”濂溪村,濂溪村也多了一個既能喝咖啡,也能觀花賞花的地方。
開運不大,能“折騰”的空間有限,主營咖啡,有一兩款非咖啡因飲品,15元至28元。
手沖、冷萃在另一張菜單中,根據豆子的選擇,價格也有差異,36元至68元不等。菜單上還會附上豆子的介紹。
在主打場景營銷、產品其次的市場環境中,多種價位有低有高,任君挑選,開運已是足夠親民。味道也不壞。
一間囊括咖啡吧臺的大堂、一間兩面通透的小木屋,角落里陳列的各式小擺件,使得開運有一種小而精的美感。
透過窗子外面是種的花花、稻田,來喝咖啡的客人們幾乎每個人都會被窗外湛藍得虛假的景色吸引,挨個來賞景或是拍照。
哦,不得不說,村咖,咖啡之外,驅蚊水也是標配。開運是封閉空間,有空調,沒有太多花蚊子來侵擾。如果餓了,覺得出村覓食太遠,剛好可以到咖啡館后面的私房菜打尖。
開運的空間揹整完不久,店外還有很多小細節沒來得及收拾好。老板還想一步一步慢慢來,想在門前種新的花,想把狗屋建起來……畢竟一切剛開始。
第二站
三農紀田咖
廣福村8組26號
拐過很多個彎,穿過很多個橋洞,大片劃分得明晰的稻田、廣福村的招牌大字奔進眼眶之中,就感覺離目的地不遠了。
沒錯,這就到三農紀田咖了。在大眾點評上,它還有一個后綴“茶室”。
三農,即農村、農業和農民,“三農”及“‘三農’問題”是國家關注的重大話題,很難想象一家店會用這個概念來命名。
店里的小伙伴@茂全說,三農紀的小伙伴大多是四川農業大學畢業。之前,老板@尹航做過電商,遇過供不應求、供應商不守約,惹毛了自己便包了百畝良田搞農業。種紅薯的時候,人很苦,起早貪黑,曬得黢黑,幸好紅薯長得賊好。
唯一沒料到的是,當年沒趕上好價錢,紅薯爛了,錢也虧了。
痛定思痛,年紀輕,渠道少,不能只指望傳統農業,但又不想離開鄉村,于是@尹航轉變思路做業態,去年六七月開出第一家咖啡館——田咖,在郫縣太平寺。
那時郫縣的村咖還沒幾家,田咖算開得早,短短幾個月一下火了,不幸的是又遇到各種問題,比如:三只捷克狼犬經常惹事逮村民的雞,上午剛賠完一只,下午又賠另一只。
@茂全說,捷克狼犬經常被當作嫌疑犯,腦殼痛。
除了捷克狼犬,店里還有寵物店長,十九,一條柯基犬,在前院忙前忙后給客人們打招呼。豹貓也懶懶地躺著。
陰差陽錯來到廣福村,三農紀田咖算是田咖2.0版本,空間更大。這里曾經搞餐飲賣土火鍋,幾棟房子、一片池塘,林盤里還散布著荒廢的包間。
剛來時,這里那個荒啊!所有的裝修、改造都是小伙伴們親力親為,撿了其中幾間打整用來做咖啡館。
三農紀的咖啡基礎款與特調款參半,總共十款樣子,價格為24元至34元不等。茶水38元至52元,同時,有幾款甜品可點。
考慮到夏天,三農紀推出了幾款冰爽的氣泡水。
而為了讓專程到店的客人吃飯更方便一些,店里也賣烤肉,甚至還賣高縣土火鍋。
為啥不把其他空間開辟出來做餐飲呢?
@茂全說,不是不想做大做強,確實手里沒錢了,空間太大也用不到,有的暫時先空出來。
為減輕經濟壓力,通過招募轉租的形式,一棟已轉給其他家,另外,三農紀還想重新招一個餐飲品牌進來。小伙伴們都是農業大學的學生,心里始終對土地與農業有許多眷戀和新鮮的想法。
不過,眼下,@尹航和小伙伴們只想好好經營下去,經營得更久點,再說后面的。
第三站
鄉也coffee
戰旗村16組
鄉也,開了兩個月左右,最近經常在各社交媒體被推送到。
到店前,聽聞這是小溪老板Herry開的第二家店。小溪,即都江堰與郫都交界處,去年九十月份開業,有草坪、有小溪的小溪咖啡。
區別于放敞、自然的小溪咖啡,鄉也落腳在一座茅屋之中,看上去特別“村”,但是這份野趣有認真修繕、打理的精心之感。
鄉也是@Herry的第二家店,卻是@西西的第一家店。@西西是鄉也咖啡館的合伙人,我去的時候,還有半小時臨近打烊,她還在店里整備。
今年一二月份,兩位合伙人就找好了新店位置,一切推進得又快又穩。
原來這整片聚落裝修得完善,旁邊還有民宿、中醫養生館。無需過多裝修意味著不需要投入額外的預算,為木頭上好漆,給院里鋪好石頭,她們就帶著咖啡設備進駐開門營業(據說這臺咖啡機是小溪搬過來的,一度被源源不斷的客人“干”到冒煙)。
鄉也除了門口的咖啡館小茅屋,拐進來還有一間開敞的木屋、一間有空調的小內堂,以及一個爬滿藤蔓的院子。光是看見滿眼的綠植,眼睛就很是舒適。
@西西覺得,都是她們運氣好。
鄉也,名字取自于鄰居——鄉也民宿。@西西看來,雖然大家是獨立的門店,其實本身兩隔壁,沒有必要強行區別開,更應該一起來做點事。本著“抱團搞事”的原則,鄉也coffee就有了現在的名字。
既然是咖啡館,自然主營業務為賣咖啡,美式、拿鐵等幾款基礎款外,鄉也的特調咖啡、無咖啡因飲品占比居多。價格區間為26元至38元,大多數款式價格在30+元。
也可泡茶喝,一壺兩杯,人均34元/人,再配合著七八款甜品小食,加無敵的鄉間美景,把從市區里驅車四五十公里來的人給徹底絆住了。
對了,鄉也門口有一塊小菜園,種著青椒、茄子、毛豆莢等,付費18元就能參與蔬菜采摘,輕體驗田間生活的同時,還能順便帶兩頓飯的菜回家。如果不是時間晚了,我都忍不住上手掐兩把。
院子里有一個尚未營業的面包窯。
@西西是“00后”(年紀輕輕都當上了合伙人),對于咖啡館的經營卻有很多自己的思慮和想法:面包窯這陣風是不是過了?后續要不要做點簡餐?不過,店剛開不久,還要繼續做下去看看才知道。
她邊說邊給媽媽搭手,把院里長勢喜人卻耷拉下的紫藤蘿挽上高枝。接著,又指著門口的風車茉莉說,它開了會更好看,歡迎下次還來。
你的村兒里
或者
你去過
哪些不錯的村咖?
歡迎留言區安利小都
雖然我不一定會去
編輯丨歡歌
未標注圖源丨歡歌、鄉也coffee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眾號丨YOU成都視頻號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場小程序 | YOU在場小紅書
合作添加微信號
YOUCHENGDUDU
· 歡迎把小都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哦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