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大雨嘩啦啦下,永康路那家咖啡店門口的長隊卻一點沒見短。傘挨著傘,人擠著人,有人甚至拖著行李箱,輪子在雨里劃出水花。這陣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么演唱會搶票現(xiàn)場。走近一看,嚯,全是沖著那杯號稱“零下80度”的咖啡來的。這年頭,為了口喝的,大家伙兒也是真拼。
這事兒最近在上海的圈子里傳得挺火。永康路,本來就是咖啡館扎堆的地方,突然冒出這么個“零下80度咖啡”,直接成了頂流。甭管是本地的小年輕,還是拖著箱子剛下飛機的游客,都心甘情愿在暴雨里排著,就為了打卡那杯冒著“仙氣兒”的玩意兒。
店長說話都透著股忙暈乎的勁兒,但語氣里是藏不住的興奮:現(xiàn)在一天最少賣出去500杯!趕上節(jié)假日,奔著800杯去都不稀奇。為啥這么火?名字聽著就唬人——“零下80度dirty”。可別被名字嚇著了,喝下去倒不是零下80度那么夸張(那舌頭還要不要了?),說的是做咖啡的杯子,用了液氮還是啥超低溫技術,咖啡師從冰箱里拿杯子的時候得用夾子,否則手會被凍傷。
牛奶倒進去的瞬間,那都冒出霧氣,熱乎乎的濃縮咖啡倒進去,杯子壁瞬間結出冰晶,那口感據(jù)說賊特別,像喝了一口固體咖啡云?但店員會特別叮囑你:40秒!40秒之內(nèi)盡量喝完!盡量不要搖晃,不然“仙氣”沒了,口感也跑了。
一杯26塊錢,還送個定制杯子。貴不貴?看跟誰比了。在上海這地界,一杯精品咖啡二三十也不算太離譜,何況還帶個杯子。但關鍵就在于:你愿意為這“40秒的極致體驗”,在雨里排多久?有嘗過鮮的人出來說了:味道確實新奇,冰冰沙沙的,挺有趣。但要排超過15分鐘?嗯...那感覺就不太劃算了,畢竟新鮮勁兒就那么一下。
對于這多人暴雨中排隊喝零下80°咖啡,網(wǎng)友評論可是炸了鍋。
“排隊黨” & “打卡狂魔”:“暴雨算什么?排!排到就是賺到!朋友圈九宮格就差這一張了!” “上海人的儀式感你不懂,這叫‘濕身也要精致’!” “去都去了,不排一杯發(fā)個定位,感覺白去了。稀缺就是硬道理!”
“技術流” & “獵奇派”: “液氮咖啡?聽著就帶感!科技改變生活,必須體驗一把!” “原理跟液氮冰淇淋差不多吧?但用在咖啡上,新鮮!買的就是這個‘不明覺厲’!”
“人間清醒” & “性價比黨”: “26塊喝40秒?我買杯冰美式能嘬一上午!這錢省下來買排骨它不香嗎?” “純純的噱頭吧?跟之前那個1800塊的咖啡有啥區(qū)別?智商稅排隊交?” “味道也就那樣,排隊一小時,喝光40秒,圖啥?圖發(fā)個圈證明自己來過?”
“養(yǎng)生達人” & “醫(yī)學擔憂”: “零下80度?聽著就牙酸胃疼!喝下去不會把食道凍傷吧?” “中醫(yī)講究個‘忌生冷’,這么極寒的東西灌下去,脾胃受得了?寒氣入體啊朋友!” (雖然店員會說“快點喝就沒事”,但聽著還是有點懸乎...)
“打工人共情” & “行業(yè)觀察”:“這邊暴雨排隊喝咖啡,那邊新聞說咖啡師一天做500多杯累到崩潰(指Manner事件),魔幻現(xiàn)實啊!” “消費者追求新奇體驗飛起,背后做咖啡的手都要抖成篩子了吧?這行業(yè)生態(tài)也是夠撕裂的。” “冰箱廠家看到商機沒?趕緊給咖啡館推銷工業(yè)級冷柜啊!這需求蹭蹭漲!”
上海,名副其實的咖啡之都。街角巷尾,密密麻麻全是咖啡館。據(jù)說一天能干掉200萬杯!咖啡在這里,早就不只是提神飲料,成了生活態(tài)度,是“海派精致”的一個小標簽。所以暴雨里排隊,某種程度上,也是大家對這種生活方式的一種認同和堅持——再狼狽,腔調(diào)不能丟。
“零下80度”的火爆,精準戳中了年輕人對科技感、對極致體驗的追求。玩概念、造稀缺,這招在網(wǎng)紅經(jīng)濟里屢試不爽,從液氮冰淇淋到天價咖啡豆。上海的市場也足夠大,能容得下從8塊錢的快餐咖啡到上千塊的“咖啡奢侈品”,消費分層很明顯。有人愿意為符號和體驗買單,也有人只認性價比和實在口味。
這“零下80度咖啡”的爆紅,真是把上海咖啡市場的活色生香和光怪陸離都濃縮在一杯里了。暴雨中的長隊,是消費者對新奇事物近乎狂熱的追逐,也是社交時代“打卡即存在”的真實寫照。技術噱頭能瞬間點燃熱度,像一場絢麗的煙花,但煙花易冷。消費者最終認的,還是舌頭不會騙人的東西——那杯東西,到底好不好喝?值不值那個價和那個等?
店家的挑戰(zhàn)才剛開始。排隊盛況固然喜人,但如何把“一時熱鬧”變成“長久生意”?別讓“40秒體驗”淪為一次性打卡。核心還是得回歸到咖啡本身的品質(zhì)和風味創(chuàng)新上,把技術真正服務于味道,而不是讓味道成為技術的附庸。同時,平衡好前端的火爆需求和后端伙伴(咖啡師)的承受能力,別讓繁榮建立在透支之上。限量、預約都是手段,但核心是體驗不能崩。
至于消費者,嘗鮮無罪,追求樂趣更是天性。只是在這股“網(wǎng)紅”洪流里,或許可以多問自己一句:我排這個隊,花這個錢,是真的想喝這杯咖啡,還是僅僅為了那個“我擁有過”的符號?別讓符號的攀比,淹沒了自己真實的味蕾需求和錢包感受。咖啡的世界很大,好喝、喝得舒服自在,才是長久之道。熱鬧總會過去,留在舌尖上的余韻和心里的滿足感,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您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