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隨著最后一次爆破的成功實施,由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投資建設、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代建、中鐵上海工程局承建柳梧鐵路4標項目蒙沖隧道順利貫通,標志著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為后續無砟軌道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柳梧鐵路項目作為柳州至廣州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線全長238.167公里,設計時速160公里/小時。項目建成后,將顯著加強廣西與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互聯互通,對完善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蒙沖隧道位于廣西桂平市紫荊鎮,設計為單洞雙線隧道,全長3077米,最大埋深約142米。隧道地處華南準地臺-桂東臺陷區的大瑤山凸起南部,為地質構造活躍區域,地質條件尤為復雜,區域內構造發育、褶皺強烈、巖層產狀多變,砂泥巖互層導致巖體破碎且變化頻繁,IV、V級圍巖占比高達48.46%,施工中面臨溜塌、坍塌等顯著風險。同時,毗鄰西山風景名勝區、生態示范區及金田水庫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地帶,環保要求極高。
面對復雜挑戰,項目部嚴格執行鐵路施工紅線管理規定,精準落實隧道施工“管超前、嚴注漿、短進尺、快支護、早封閉、勤量測”的十八字方針,嚴控開挖安全步距。針對圍巖軟弱破碎,重點采用注漿加固、錨桿支護等技術提升圍巖穩定性。同時,積極應用“超前注漿預加固+三臺階臨時仰拱法”“超前注漿預加固+三臺階預留核心土法”等工法,有效構建閉合支護體系,極大提升了開挖安全保障。針對地質條件復雜、圍巖等級變化頻繁,不斷強化超前地質預判,綜合運用地質素描、加深炮孔、超前鉆探、地質雷達、彈性波反射等多種手段進行超前地質預報,并根據揭示的圍巖情況動態調整、優化施工方案。
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將新型工裝設備、信息化管理手段及“四新”技術應用貫穿建設全過程,將“光面爆破”技術的應用和“三噴兩刮一掃面”工藝的推廣作為重點攻關對象,并通過“周交班、日碰頭”的方式,科學調配生產要素、動態調整施工重點,切實強化建設質量、持續提升施工效率。同時,為強化安全質量管控,項目部嚴格落實“領導帶班、三檢、現場旁站”等管理制度,堅持提前開展安全、技術交底,定期組織開展安全質量隱患排查,確保安全質量始終處于可控狀態。在環保方面,項目部將環保工作與主體工程建設同部署、同落實,通過配置齊全揚塵檢測儀器、霧炮機等環保設備和保潔人員,在隧道洞口設立三級沉淀池,以永久工程的標準建設臨時排水系統等。
項目部將以蒙沖隧道貫通為契機,優質高效推進后續二襯施工、金田隧道貫通、架梁作業及無砟軌道施工等剩余任務,全力確保項目建設圓滿收官。(中國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石睿鵬 攝影|李子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