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要求澳大利亞表態,戰時是否愿出兵臺海,澳當局的回應斬釘截鐵。“若臺海爆發沖突,澳大利亞是否愿出兵?”7月13日,澳大利亞國防工業部長帕特·康羅伊在澳廣播公司(ABC)節目中面對這個尖銳問題時,斬釘截鐵的回應:“我們不會討論假設性問題。是否出兵,只能由當時的民選政府決定。”這一表態直接回應了美國國防部近期的施壓。
盡管康羅伊聲稱擔憂中國“在太平洋建軍事基地”,但澳政府仍堅持“不在中美間選邊”,甚至就連澳總理阿爾巴尼斯也直言不諱:“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就意味著澳大利亞有就業機會。”
這話說的確實在理,澳大利亞人心里清楚得很:臺海要是真打起來,他們的身家性命可經不起折騰,畢竟澳大利亞的命脈全在中國手里攥著呢!
中國連續10多年都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2024年雙邊貿易額都飆到1.5萬億元了。就說鐵礦石這一塊,澳大利亞每年挖出來的鐵礦,一大半都拉到中國去煉鋼了。要是真跟著美國摻和臺海的事,中國市場一翻臉,澳大利亞的礦場、農場、漁場不得成片成片地停工?
更不用說,中國市場養活了澳大利亞59萬多個工作崗位,尤其是畜牧業和漁業,每個家庭平均每年能多掙2600澳元。要是因為美國的一句話就斷了財路,澳大利亞老百姓第一個不答應。
2025年2月,澳大利亞一架P-8A巡邏機硬闖中國西沙領空,結果被解放軍轟了出來。這事兒鬧得沸沸揚揚,可轉頭阿爾巴尼斯就帶著一大幫子澳大利亞企業高管來中國談生意。這說明啥?澳大利亞心里明白,在安全上跟著美國吆喝兩聲可以,但真要動真格的,那就是拿自己的命開玩笑。
再說了,美國自己都不敢在臺海問題上打包票,憑啥讓澳大利亞當炮灰?五角大樓的那些鷹派官員,說白了就是想把盟友當槍使,可澳大利亞又不傻,這種賠本買賣誰會干?
國內政治也是個關鍵因素。澳大利亞工黨政府上臺后,一直憋著勁兒修復和中國的關系。2024年中澳總理年度會晤,雙方簽了一大堆合作協議,連簽證都互免了。這背后是澳大利亞選民的態度——民調顯示,超過60%的澳大利亞人都覺得和中國搞好關系比跟著美國瞎摻和重要。
澳大利亞的其他盟友也不例外,日本倒是跟著美國喊得兇,又是要在西南諸島部署導彈,又是要和美國搞聯合作戰計劃。可日本老百姓呢?只有15%的人支持和美國一起“保衛臺灣”;韓國更干脆,新總統李在明直接說“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韓國不摻和”。
澳大利亞夾在中間,既不想得罪美國,又不想丟了中國市場,只能玩“騎墻”這一套。這種左右搖擺的態度,說白了就是在中美之間找平衡,既要面子,又要里子。
有人可能會說,澳大利亞不是和美國搞了AUKUS嗎?這不是擺明了要和中國對著干嗎?可您看看AUKUS的實際進展,核潛艇項目一拖再拖,美國連個時間表都給不出來。說白了,AUKUS就是個政治秀,真要讓澳大利亞為了美國的戰略犧牲經濟利益,門兒都沒有。
說到底,澳大利亞的算盤打得精著呢。在臺海問題上不表態,既能給美國個面子,又能保住和中國的生意。要是真到了兵戎相見的那一天,澳大利亞大概率會躲得遠遠的——畢竟,他們的軍艦和飛機,可經不起和解放軍硬碰硬。
這種務實的態度,雖然讓美國不爽,但卻是澳大利亞在中美博弈中生存下去的唯一辦法。畢竟,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里,保住自己的飯碗,比啥都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