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長沙那個新聞視頻,看得血壓都上來了。豐旭線纜那幫人可真夠橫的,記者扛著攝像機去采訪產品質量問題,二話不說就動手搶設備,最后干脆把攝像機給砸了。這哪是處理問題,分明是在制造更大的問題啊!視頻里那個穿藍色襯衫的中年男子(后來知道是公司負責人謝某)搶設備的兇狠勁兒,簡直跟黑社會似的,旁邊幾個員工還幫著圍堵記者,這陣仗哪像正規企業該有的樣子?
說真的,這些年見過不少企業面對負面新聞的反應,但這么簡單粗暴的還是少見。那個謝姓負責人一邊嚷嚷著"可以走法律程序",一邊直接動手,這操作簡直讓人哭笑不得。更諷刺的是,記者這次采訪的起因是有消費者投訴他們家的電纜"用著用著就發燙",檢測結果顯示電阻值超標30%多,這要是在工地上用,指不定會出什么安全事故呢!
公司負責人這個動作很“不負責”
筆者查了下這家公司的背景,好家伙,2017年就因無證生產被罰過17萬,現在又被消費者投訴電纜不達標。天眼查顯示,這家公司近五年被行政處罰了三次,最近一次是去年因為產品質量問題被市場監管局約談。最離譜的是,他們官網上還掛著"質量第一,誠信經營"的標語,這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
支離破碎的攝像機
記協這次反應挺快,第一時間就站出來表態了。其實道理很簡單:記者采訪是法律賦予的權利,輿論監督是社會的剛需。我有個在媒體工作的朋友說過,他們最怕遇到這種暴力阻撓的情況,設備壞了可以再買,但這種對新聞行業的傷害才是最要命的。他告訴我,現在很多企業都學會了"軟抵抗":要么大門緊鎖,要么派保安攔著,像豐旭線纜這樣直接動手的確實少見。
受害記者眼睛被打斷
這事讓我想起去年老家發生的一件事。當地一家化工廠排污被舉報,記者去采訪,廠里也是百般阻撓。最后要不是市里派人來查,這事可能就被壓下去了。后來查實他們往河里排的廢水重金屬超標十幾倍,下游好幾個村的自來水都受到了污染。所以說啊,越是遮遮掩掩的,問題往往越大。
現在警方和市場監督部門都介入了,但我覺得有幾個關鍵問題必須搞清楚:這家公司的不合格電纜到底賣了多少?都流向了哪些工地?之前被罰后為什么還能繼續經營?還有那個動手打砸的負責人,該承擔什么法律責任?總不能砸完設備道個歉就完事了吧?據我所知,故意毀壞公私財物價值超過5000元就能立案,那臺被砸的攝像機少說也得兩三萬。
更讓人擔心的是,電纜這種隱蔽工程材料,一旦埋進墻里就很難檢查。要不是這次有消費者較真送去檢測,可能永遠都不會被發現。我在建筑行業干過的表哥說,現在市面上確實有些小廠家的電纜偷工減料,銅芯用回收銅或者摻鋁,絕緣層厚度也不達標,這都是拿人命在開玩笑啊!
盛世觀點
一個健康的社會需要敢于說真話的記者,也需要能聽得進批評的企業。用暴力手段阻撓采訪,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引發更大的信任危機。希望這事能有個公正的處理結果,給所有企業提個醒:產品質量過硬,還怕什么采訪曝光呢?要是每個企業都像他們這樣,記者還怎么開展工作?消費者的權益又由誰來保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