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毛爸。
先說結論。
最近編輯部又檢測了L’ilCritters麗貴兒童小熊軟糖復合多種維生素軟糖:
這款產品,VA的標注值是225微克/粒,我們實測值是409.2微克/粒,超過了標注值的181.86%。
我們現(xiàn)行的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GB 28050-2021)規(guī)定,食品中的VD和VA的實際含量,不能低于標注值的80%,也不能高于標注值的180%:
但我們這次送檢,這款(批次)維生素軟糖的VA實測值超過了標注值的180%,按照我們國家的食品標準,就屬于不合格。
幾之前,編輯部就已經(jīng)送檢過這個品牌的同類產品了,毛爸還寫了兩篇文章:
后來,這個品牌托人給錢找我刪帖,我都拒之。這次抽檢,果然還是不合格。
但要說三點。
第一,181.8%和180%,只是超出了一點點,可以理解。
第二,這是個跨境購產品,不一定要執(zhí)行我們國家的食品標準。
第三,我只是測了這個品牌,要是擴大打擊面的話,絕大多數(shù)此類產品,只要認真測,并且只要有檢測機構敢測(請注意這句話哈),那很多都能測出不合格。
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2023年10月份,有一個非常熱門的事件,朗迪的93萬多盒藥品檢驗不合格,不合格的原因是VD實測含量低于標注值:
毛爸當時也寫過文章:。
不僅寫了文章,而且還準備送檢其他VD補劑,可當時,我們找了好多家檢測機構,沒有一家敢接單的,唉。
只是因為朗迪和麗貴小熊,毛爸就敢說【絕大多數(shù)此類產品,只要認真測,并且只要有檢測機構敢測(請注意這句話哈),那很多都能測出不合格】么?
不止是因為朗迪。
家里的VD補劑或者維生素軟糖,都需要避光保存,這點大家都知道。
要避光保存的原因是,凝膠質地的補劑(以軟糖類為主),在光照和其他濕熱的情況下,內部的維生素會降解。所以,很多產品在制作的時候,會添加比標注值高很多的VA/VD,過一段時間,VA/VD就會降解到和標注值差不多的含量。
但這樣就會導致,如果在產品剛出廠時抽檢的話,含量大概率會超出標準;如果在臨期之前抽檢的話,含量大概率會低于標準——兩頭都不合格,兩頭堵。
換句話說,如果要確保此類產品抽檢合格,那得挑一個絕佳的時間。
含量過高或過低,肯定對孩子都不好,不過問題不大——中毒的話,需要長期大量堅持吃高含量的;吃含量過低的則就是補了個寂寞。
雖然沒有行業(yè)統(tǒng)一標準,但我跟幾個業(yè)內人士聊了一下,大家認為,此類產品:
1.臨期的就不要吃了。
2.在生產日期之后的3-5個月內吃完一盒比較貼合產品的降解規(guī)律。
這個第2點,各大企業(yè)其實都知道,但沒人敢主動跟消費者說。
很多時候,我們很多監(jiān)管的問題都是:在用20世紀的框架標準去管理21世紀的產品。
比如食品中的維生素,我覺得應該要把VA和VD含量標準收緊的(因為給孩子吃VD已經(jīng)成了一個習慣性消費了,行業(yè)規(guī)模大得離譜),從原來的誤差80%-180%,變?yōu)?0%-150%。
收緊一點,其實就是倒逼整個行業(yè)提高技術水平,提升對VA和VD含量的精度控制,給老百姓提供含量更精準的營養(yǎng)補充品。
可是,今年更新發(fā)布(2027年執(zhí)行)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GB 28050-2025),卻直接取消了VA和VD的誤差上限要求:
▲2021版
▲ 2025版
搞不懂,真心搞不懂!
意思是,兩年以后,VD補劑和維生素軟糖中VD的實際含量,就算是超過2000倍,都沒問題了嗎?
PS:麗貴小熊的品牌方可以找我們索取檢測報告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