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歲月珍藏的故事
那些熟悉溫暖的笑臉
在認知的迷霧中漸漸隱去
但愛不會走散
在這個夏天
讓我們以愛為舟
載著遺忘的人,重新泊向生命的岸
認知障礙問題如同隱匿在老年人生活中的“健康殺手”,悄然侵蝕著他們的生活品質,也給眾多家庭蒙上一層陰霾。為此,寶山區羅店鎮始終致力于提高公眾對認知障礙的認識,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為進一步營造充滿關愛的社會支持氛圍,擴大服務覆蓋面,提升居民對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項目的知曉度,羅店鎮精心策劃并開展認知友好“夏日行動”,正如火如荼進行著。
友好共建,織就溫暖守護網
為營造全社會關愛認知障礙群體的良好氛圍,認知友好建設項目組攜手保利物業,共同推進社區宣傳工作,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整合資源,以多元形式普及老年認知障礙知識。在小區設攤宣傳時,工作人員通過專業講解、互動交流、發放宣傳冊等方式,向居民科普認知癥的癥狀、干預方法以及社區提供的支持服務;同時,舉辦便民服務,為居民提供理發、磨刀等服務。在這過程中,工作人員與居民親切交流,自然地引入認知障礙話題,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提高居民對認知癥的科學認識;此外,雙方還著力打造友好氛圍,對社區環境進行微改造,通過設立友好標識,讓認知障礙群體感受到關懷和尊重,也讓更多人關注并理解這一特殊群體。
志愿行動,筑牢健康防線
為了及時發現潛在的認知障礙患者,為他們提供早期干預和治療,羅店鎮組織志愿者深入小區開展認知篩查工作。志愿者們不懼高溫,挨家挨戶走訪,為老年人進行認知功能評估。在篩查過程中,他們耐心細致地向老人講解篩查的目的和意義,消除他們的顧慮,并引導他們完成記憶測試、語言交流等項目,志愿者用行動,讓關愛與溫暖在社區持續傳遞。而收集到的這些篩查數據,也為后續的跟蹤服務提供了有力依據,切實保障了老年人的認知健康。
暖心干預,點亮希望之光
69歲的“虞妹妹”虞阿婆,曾是一位“平民英雄”。她年輕時連續兩年獲評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用勇氣守護他人平安。然而,認知癥的悄然侵襲,讓這位昔日的勇者陷入記憶的迷霧,她時常對著家人陌生地詢問“你是誰”,外出時頻頻迷路,生活自理能力也逐漸喪失。今年夏天,家人將她托付給了認知友好建設項目組,虞阿婆就此在古鎮睦鄰“記憶角”開啟了新的生活。工作人員根據她的特殊情況,制定“記憶喚醒計劃”,他們以老照片為媒介,喚起她對往昔的回憶;通過肢體康復訓練,恢復行動能力;更以全天候陪伴,給予情感支持。經過數月努力,虞阿婆不僅能清晰認出子女,還能斷斷續續講述當年的英勇事跡。如今,她眼中重現光彩,臉上常掛笑容,家屬滿懷感激,特意送來錦旗,并稱贊這里是“喚醒記憶的港灣”。
夏日“畫”語,繪就友好畫卷
來自高校的繪畫志愿者劉思瞳帶領老人們,在羅南認知支持中心開展了以“打造心中的后花園”為主題的繪畫活動。老人們興致勃勃地投入到繪畫和涂色之中,志愿者則在旁引導色彩搭配,傾聽他們講述自己年輕時的故事。活動中,曾寡言的老人借畫作分享年輕田園生活,重拾社交樂趣。當畫作完成,老人們成就感與幸福感也油然而生。這場活動以藝術為媒,激發老人認知活力,促進情感交流,為認知友好社區建設添上溫暖又靈動的一筆。
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是一項需要持續創新并不斷深化的重要工作。未來,羅店鎮將繼續聚焦于認知老人及其家庭的實際需求,不斷探索創新,深化關愛舉措,提升公眾對認知癥的科學認識,讓更多的認知老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愛與溫暖,在“憶”路同行的旅程中,安享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讓“心燈”永遠照亮他們前行的方向。
單日擠進5萬人!寶山的這個園區什么來頭→
上海首條!這類乘客竟然也有專線了?行程涉及寶山等區
寶山3家外資企業參加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頒證暨外商投資集中簽約儀式,外資發展再添新動能
通訊員:黃瑋
編輯:頡廉杰
資料:金羅店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