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美竹參與女性訪談綜藝《嫂嫂請講》的消息一出,立刻在社交平臺掀起腥風血雨。節目組給她打上的標簽格外扎眼——“頂流終結者”“18歲屠龍”,明晃晃地指向2021年那場震動娛樂圈的吳亦凡事件。一邊是支持者力挺她“勇敢發聲”,另一邊卻是鋪天蓋地的質疑:“她算哪門子‘嫂嫂’?”
這檔由秦霄賢前女友辛雨錫創辦的節目,主打“女性成長治愈”,專聊情感防騙話題。可都美竹的登場直接讓節目畫風跑偏——網友犀利吐槽:“當初自稱‘受害者’,現在又頂著‘嫂嫂’頭銜上訪談,人設是不是太分裂?”尤其吳亦凡案中,她始終強調雙方并非正常戀愛關系,如今卻出現在以“情感經歷”為核心的節目里,被批“吃相難看”。
支持的一方則認為,都美竹的經歷恰恰是“女性防騙教科書”:“18歲單挑頂流,她的故事比劇本更警示人。”但反對聲浪更猛:“節目組為了流量連底線都不要了?給涉嫌詐騙的人搭臺,其他受害者怎么看?”
爭議不止于人設。此前朱女士(冰姐)指控都美竹“詐騙20萬”的舊賬也被翻出。都美竹曬出聊天記錄反擊,稱款項是對方“自愿贈與”,還附上朱女士承諾“不用還”的截圖。湖南警方曾認定不構成詐騙,不予立案,但朱女士堅稱未收到通知,甚至跨省到烏蘭浩特警方重新報案,目前結果尚未公布。
都美竹這邊也沒閑著,直接委托律師起訴朱女士名譽侵權,擺出一副“剛到底”的姿態。吳亦凡案二審維持原判后,她發文稱“維權從未停止”,但對新一輪指控避而不談。
都美竹的每一步都踩在輿論鋼絲上。有人佩服她“黑紅也是紅”的生存哲學,從素人搖身變成話題人物;也有人痛斥她“消費正義”,把嚴肅的社會事件變成個人鍍金工具。節目組這波操作更是被指“既要女性議題的深度,又舍不下狗血八卦的流量”。
這場爭議早已超出綜藝本身,成了公眾對“受害者敘事”邊界的大討論——當一個人因舉報成名后,她是否有權把經歷變現?而圍觀者們的憤怒,或許更多源于一種被利用感:“我們當初的聲援,難道只是她進軍娛樂圈的墊腳石?”
至于答案,恐怕只有時間能給出。但可以肯定的是,都美竹這三個字,注定和“爭議”鎖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