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需要學會更多技能去擴大自身的影響能力,以確保未來到的社會上可以更好地應付各種挫折和挑戰
今天呢,蘭媽就要和大家一起來聊聊“孩子會不會花錢”這個話題
別看這個問題的討論熱點沒有那么高,實際上對孩子當前的心態、和未來成長可是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有個親戚,家里條件不錯,只有一個獨生女
在沒有什么生活壓力的情況下,這個女孩從小就被富養著,吃穿用度也基本上都是撿最貴、最好的去滿足
可后面養著養著,媽媽發現愛孩子的方式不只是滿足好的生活質量,而是孩子將來有獨立應對生活的能力
為了防止女兒花錢大手大腳,從女兒拿錢買了第一袋零食開始,就直接沒收了后面一整年的零花錢
雖然爸爸心疼女兒,私底下還是會偷偷塞些錢,但媽媽禁止花錢的命令,也讓女兒銘記于心,從小養成的觀念就是“只存錢,不花錢”
直到有一次,天空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媽媽明明已經告訴女兒:“直接叫個出租車回家”,可孩子居然還是淋著大雨跑回家
問起原因,女兒的回答是“沒錢”
媽媽很詫異,打開女兒的手機看了看零錢,甚至比她自己手機里的余額還要高
特別是得知,女兒在外面飯卡錢不夠了,也舍不得花手機里的錢,導致她在學校經常餓肚子時,便生氣地罵了孩子一句“你真是個榆木腦袋,手機里不是有那么多零花錢嗎,為什么不花,為什么讓自己活得那么累、那么苦?”
再看著孩子依然呆板的“只存錢、不花錢”思想,媽媽瞬間明白了過去所謂的“禁止花錢,怕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竟然會對孩子造成如此大的影響
是呀,比起孩子亂花錢、不會花錢,家長們更應該教會孩子“如何正確花錢”,如果因為過多的擔心而一昧地禁止,那最后的結果無非是“孩子現在不會花錢,未來更不知道花錢了”
那如何才能幫孩子養成一個“會花錢”、“花好錢”的良好金錢支配概念呢?蘭媽建議大家從以下幾方面多“富養”孩子的內心:
01
日常的學習用品
讓孩子拿錢去買,這是在培養生活獨立
每次說起零花錢這件事情,可能很多家長都覺得“小孩子就要以學習為主,要零花錢干什么?每天想著亂買東西,每天想著瞎混嗎”
可現實卻是,有這樣思想的家長并不是全部,還是有很多父母支持給孩子零花錢,也支持孩子自己拿著零花錢去買東西的
小的時候,蘭媽讀書的班里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大家手里也從來沒有零花錢,即便是過年的壓歲錢捏在手上,不到一刻鐘也被家長沒收了,原因是“小孩子要什么錢,裝在兜里不會花錢,還很容易就丟了”
于是,大家都懂事地把壓歲錢主動上交
直到后來班上轉來了一個女同學,她明明樂觀開朗、學習又好,可在班上就是沒有幾個同學愿意跟她玩兒
為什么呢?因為越是優秀的光芒,恰恰越能襯托出站在身旁之人的自卑感
當她穿著漂亮的裙子,頭上還有從來沒見過的蝴蝶夾子,那栩栩如生、一走路又忽閃忽閃的模樣,可是自動屏蔽了班上的所有女同學,大家都不敢和她并肩站在一起,心里面是對美的無限憧憬和向往,行動上卻不自覺地往邊上縮了又縮
當她兜里每天都有零花錢,中午休息的時候可以買好吃的、好喝的回教室時,班里的同學也會自卑地躲在一邊遠遠地張望著,生怕一個不注意就會嘴饞地掉口水
所以,窮養孩子沒問題,但大環境下又必然會產生對比性
如果別人家的孩子都有零花錢、可以自己去體驗買東西的喜悅,而你的孩子只能在一旁偷偷地看著、默默地羨慕著,那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漸漸形成不如別人的自卑感
這不是攀比,而是能證明自己實力的價值實現
如果不信,接下來再面對孩子的學習用品時,就放心大膽地把錢交給孩子自己去支配,如果擔心孩子會亂花錢,那就施行“定額定點”的方式起到約束
而在這個鍛煉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孩子與人交談的膽量越來越高,學數學的計算能力會變強,就連買東西的時候還學會了貨比三家
02
家里的生活用品
讓孩子拿錢去買,這是在培養家庭責任
經常聽很多家長說:“現在的孩子是一點苦也吃不了,只要有一件事沒如意,那就會忘記你之前的所有好,整個人就像是討債的一樣,完全不尊重父母不說,還理所當然、趾高氣昂地向你索取本就是不合理的要求,難道我們家長真的是上輩子欠孩子,這輩子孩子來討債的嗎”
事實上,從育兒的角度來說,孩子不懂得珍惜、和感恩,其根本原因就是過慣了好日子
當某一次的體驗感不如上一次了,心里面就會產生極大的落差感,會覺得委屈、也會覺得憤怒和不公
有一個單親媽媽,從小對女兒關懷備至、提供的情緒價值也極高,為的就是讓孩子心中覺得“自己并不比那些有爸爸的孩子生活差”
只要是女兒開口想要的東西,那基本上都會沒有理由地直接滿足,才藝培養方面,琴棋書畫樣樣都沒有落下,只為了圖一個“孩子將來回憶起來,別人有的東西她都擁有過”
可凡事得到的太多也并非好事,世間萬物瞬息萬變,我們無法全部擁有,更不能為了所謂的攀比望著一山比一山高
14歲那年,在女兒的認可下,單親媽媽成功上岸,和一個單親爸爸喜結連理,兩個單親家庭自此合并在一起
新爸爸對女孩一直很好,為了彌補女孩從小沒有爸爸的空缺,又考慮到女孩子內心比較脆弱,家里面的好事基本上都是以這個女兒為先
爸爸媽媽為了體現公平公正,新家裝修的時候默許女兒搶走哥哥和弟弟的大房間,還特意把兩個房間的衣柜都設計成一摸一樣風格
可盡管都做到如此地步了,女兒還是不滿意,總是抱怨說“你們都不喜歡我,都覺得我沒出息”
原來,這個丫頭之所以有如此極端的思想,就是因為家里的哥哥和弟弟實在是太優秀,哥哥不用考試就被保送到重點大學,弟弟在班上也一直保持著第一名的好成績
而這些對于一個經常考試拖后腿的墊底生來說,無疑是極大的諷刺,即便大家都安慰她“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優點,你也很優秀”,可女兒還是覺得很自卑,在家里不被認可和重視
沒辦法,爸爸只好想了一個辦法:把買菜的掌家權交給女兒
剛開始的時候女兒還不愿意,覺得是爸爸想要使喚她,見不得她舒服,直到堅持觀點讓女兒真正體會了買菜的樂趣、掌家的權力后,曾經動不動就抱怨發脾氣的性格竟然變得大氣多了
再次面對哥哥和弟弟的優秀時,也能坦然面對地說:“我也很厲害的,現在家里買菜的掌家權可是在我的手上”
看吧,讓孩子“學會花錢”也是有著很大好處的,特別是自信、獨立、和成就感方面,往往都有著意想不到的驚喜
這是因為,允許花錢、還有父母賦予孩子的每一項權利,都是足夠信任、和足夠支持的愛,哪怕孩子之前的表現并沒有那么優秀,但在不斷的歷練之后,整個人都會有著脫胎換骨一樣的改變
這就是信任的力量
03
孝順老人的禮物
讓孩子拿錢去買,這是在培養感恩意識
很多時候,亂糟糟的生活里,孩子真的是你人生溫暖的那一束光,你以為他還小什么都不懂,可是他卻能在你不小心切菜切到手時幫你吹吹,在你委屈落淚的時候給你擦擦眼淚,又或者在你生病不舒服的時候端茶倒水,時刻摸摸你的額頭,照顧著你的情緒
仔細想想,如果生命中真的有如此懂事的孩子,昔日的辛苦和勞累也瞬間就值得了
可也有很多家長說:“這樣懂事的孩子真的很少,大部分娃也是來討債的”
事實上,從我們說出這樣的話、有這樣想法的時候,就說明孩子身上的叛逆和不懂事都是有原因的
認識一個媽媽,是一個脾氣很大、嘴巴又比較硬的性格
她的兒子明明已經很優秀了,在學校也經常取得不錯的成績,可是到了媽媽那里,永遠都是“就你這樣,還是不行的,需要多加把勁兒,要不然很快就被別人反超了”
于是,兒子一直都在馬不停蹄地努力著、奔跑著,生怕一個沒注意就被人超越了
也因為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吧,孩子在讀初中那年,成績下降,突然還跑回家說“不想讀書了”
那一刻,媽媽氣急了,把兒子罵一頓、也打了一頓,可孩子仍然是鐵了心不想讀書
如果再繼續說什么,兒子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一句話不說、也不想出門見人
后來,還是老師找上門聊了很久才知道,原來在男孩的心中,他一直以為自己是最差的,也是做什么都得不到認可的沒用人
而這樣極端的思想,心結居然還是來自媽媽打壓他花錢的一次經歷
由于媽媽擔心兒子亂花錢,從小到大一直都沒有給過兒子一分零花錢
小的時候還無所謂,可到了初中看到別人都能拿錢去買東西時,一顆羨慕的心就在不斷膨脹
沒辦法,男孩知道媽媽那里肯定沒戲,就只好通過幫同學寫作業、洗碗洗筷子掙了一些小錢
攢了一年、兩年,好不容易攢夠了買籃球的錢,可媽媽卻發現了他的“秘密”,直接沒收了辛辛苦苦攢夠的錢,還諷刺說:“就你,那么矮的個子還想踢籃球,我看你連一個球都投不進去”
其實,媽媽本意是希望兒子好好學習,也明白學習的過程并沒有那么容易,好不容易有時間了,自然也是希望孩子能好好休息的
可話到嘴邊就成了批評、和諷刺,當孩子又不能理解時,慢慢就形成了一樁又一樁誤會,以至于在男孩心中對自己的評價感極低
還有一個媽媽,她也有一個自卑懦弱、對自己評價感比較低的兒子
不過,在面對兒子時她的表現卻是極贊的,也通過自己的不斷鼓勵和支持,最終幫孩子真正發現自己、并在成長的路上越來越自信強大
事情還要從兒子讀六年級開始說起,那個時候的他,由于爸爸媽媽長期在外打工,導致他整個人都害怕與人講話,見到人躲在房間里不敢出門,平時明明會做、能做的事情,也擔驚受怕地退縮著不敢前進
眼看著兒子越來越孤僻、讓人難以靠近,媽媽就想了一個辦法:讓孩子去買孝順老人的禮物
剛開始的時候兒子總是猶猶豫豫,不管哪樣東西拿到手上都擔心不會被喜歡,而媽媽也沒有批評指責,選擇耐心地在旁邊加油打氣說“媽媽相信,只要是你親手挑的東西,爺爺奶奶都會高興喜歡的”
果然,當兒子把親手挑的禮品遞到爺爺奶奶手中后,爺爺奶奶首先是激動,然后就是拿出手機拍照發朋友圈,平時見到親朋好友嘮嗑時也會拿出來分享一番
那種被認可、被炫耀的感覺,很快就讓男孩找到了自信,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還經常會表現得如小男子漢一樣,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干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所以,養好一個孩子、養出一個“內心富有”的孩子,秘訣就在于:你相信孩子有多優秀,孩子就能發揮出多大的實力
想要做好這一點,那就大膽地放下你的所有顧慮,給孩子一次花錢的任務,也相當于一次挑戰自己的機會
而在一次次的進步、和經驗積累下,你會發現孩子所展現的模樣,恰恰是我們之前沒有見過的沉穩出色
那么,關于不會花錢的孩子,以后可能會“窮”一輩子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