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很現實,親情并不是天然強大到不可撼動。
許多家庭,就是因為無知和固執,最終父母和子女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一朝翻臉,撕破臉皮連“家”都快散了。
歸根結底,父母和孩子之間想要長久相處,不反目成仇,一定要避開三大“雷區”。
不然再多的付出,都會被悔意和痛苦吞沒,到最后都會兩敗俱傷。
01
千萬別用自己的期待綁架孩子
我們身邊這種父母實在太多了——認為自己多吃了幾年鹽,就可以替孩子安排一切。
等孩子稍有點不同意見,就批評得體無完膚。
有的人甚至用各種理由逼著孩子按照自己的思想來走
其實,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選擇和活法。
如果父母老拿“我是為你好”當箭,最后的結局多數是孩子把心門關死,再也不想往家里說。
舉個例子
我有個朋友,就是被父母安排得明明白白。
大學選專業、畢業選城市、連結婚對象都給安排。
一開始孩子還逆來順受,可時間久了,親情消耗得一干二凈,甚至幾年都不回一次家。
父母嘴里都是苦,“怎么養了個白眼狼”。
可從頭到尾,沒想過錯出在自己身上。
02
不要總把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
很多父母心口不一:嘴上說愛孩子,卻把心里的怨氣撒在孩子頭上。
生活不順心、工作壓力、夫妻爭執,最后全都撒在孩子頭上。
有的家長一言不合就是數落、批評、甚至冷暴力。
孩子本該是安全的港灣,結果成了父母發泄情緒的沙袋。
舉個例子。
我認識一個姐姐,小時候父母動不動罵人發火,家里永遠烏云壓頂。
長大后這孩子極度自卑,跟父母說不上一句溫和的話。
所謂“子女脾氣不好,根本原因常常在父母”。
長期消極的情緒傳導,導致碎了一地的是家庭幸福。
父母首先學會控制情緒,才能擁有和諧的親子關系。
03
切勿把生活的責任全甩給孩子
有些父母,認為自己苦了一輩子,理所應當啥都讓孩子頂上。
家里家外、經濟家務、甚至養老責任都擺在孩子面前。
久而久之,讓孩子的壓力大到扭曲
很多人都在無聲地承受,外表孝順背后卻有無數不甘。
舉個例子。
我樓下的鄰居就是典型例子。老人退休了,什么都不管,大小事情全賴在孩子身上。
孩子表面上沒說什么,其實早已心灰意冷。
慢慢的,家里氣氛劍拔弩張,動不動就一場大吵,誰都不服誰。
父母應該明白,孩子不是工具,不是養老保險,更不是“人生提款機”。
彼此尊重界限,才可能留住親情底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