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廣東醫科大學膳行天下志愿服務隊在云浮市郁南縣歷洞中心小學續寫三下鄉暑期夏令營的華章。今日活動以黨史學習教育為主線,通通過講黨史課、黨史故事分享會和參觀紅色基地,為鄉村學子打造了一場滌蕩心靈的紅色文化盛宴。
上午,隊長曾秋敏精心策劃了黨史科普小課堂,以生動有趣、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孩子們講述黨的光輝歷程。一幅幅泛黃的歷史照片在投影上徐徐展開,宛如展開的百年畫卷;一段段感人至深的黨史故事通過隊員聲情并茂地講述,讓在場學子仿佛置身于那段篳路藍縷的崢嶸歲月。課堂上,隊員們還設置了提問搶答環節,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孩子們爭先恐后,對答如流,展現出新時代少年對紅色歷史的深刻理解。
圖為曾秋敏為學生講黨史課。張茵茵 供圖
黨史故事分享會將活動推向高潮。隊長李嘉瀅繪聲繪色地講述了一個個英勇無畏的革命先烈故事,如劉胡蘭英勇就義、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孩子們凝神靜聽,被先烈們堅定的信仰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深深打動,在革命先烈"茍利國家生死以"的豪情壯志中,感悟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深刻內涵。四年級學生楊心怡動情地說:"英雄們用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定當以勤學報國。"
圖為學生回答李嘉瀅問題。張茵茵 供圖
午后,隊員們帶著學生踏上了紅色尋根之旅。在歷洞鎮庚戌中學舊址,斑駁的磚墻訴說著這里"弦歌不輟,薪火相傳"的往昔歲月。這所始建于特殊年代的學校,不僅是知識的殿堂,更是革命思想的搖籃。講解員們通過現場教學,向孩子們講述當年進步師生如何"以筆為槍",在教書育人的同時傳播革命火種。隨后來到黃河交通站舊址,這座隱蔽的戰線樞紐,向世人展示著革命年代的斗爭智慧。通過講解員繪聲繪色地講述,孩子們了解到這個看似普通的院落,當年是如何運籌帷幄,成為傳遞情報、轉運物資的"生命線"。2019年,該遺址被郁南縣委確立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圖為講解員在庚戌中學舊址為學生講解。張茵茵 供圖
作為郁南紅色文化的重要地標,庚戌中學舊址與黃河交通站承載著"為有犧牲多壯志"的革命精神。今日,廣東醫科大學膳行天下志愿服務隊帶領孩子們在此尋訪紅色足跡,通過"走、看、聽、思"的沉浸式學習,讓紅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脈。孩子們在參觀中時而駐足凝視,時而認真記錄,將革命先輩"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邁氣概銘記于心。
圖為服務隊隊員與學生在庚戌中學舊址合照。張茵茵 供圖
此次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不僅豐富了鄉村學子的精神世界,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紅色種子"。膳行天下志愿服務隊將繼續秉持初心,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讓革命薪火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麗的光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