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山東要遭“雙面天”折騰了。一邊是熱辣辣的高溫緊盯著。
德州南部、聊城、濟南這些地方,大日頭毒得很,35到37℃的高溫要持續幾天。莊稼地里的玉米、大豆,正怕著這烤人的日頭呢。
另一邊強對流天氣也來湊熱鬧。15日白天至16日白天,大部地區自西向東要變天。濰坊、青島、臨沂、日照的老鄉注意,這幾地有大到暴雨,局部還會下大暴雨。
雨里還帶著雷電,風也不小,雷雨時陣風8到10級,局部能到11級以上。有的地方說不定還會掉冰雹,可得當心。這樣的天氣對地里的莊稼影響可不小。
高溫天里,作物水分蒸發快,容易打蔫兒。剛授粉的玉米,碰上熱天,授粉可能受影響。果園里的果樹,葉子和果實都可能被曬傷及。
強降雨就怕地里積水,淹了根系。大風一刮,大棚容易被掀,架子上的瓜果可能被吹落。冰雹就更厲害了,直接能砸壞葉子和果實。
不過咱農民有不少土辦法應對。
以前看天識天氣,現在咱結合天氣預報,心里更有數。應對高溫,老輩人知道早晚澆水,現在咱可以噴點葉面肥,幫作物抗抗熱。
防暴雨積水,提前挖好排水溝,地勢低的地塊多留意。大風來了,大棚架子得加固,用鐵絲多綁幾道。說到這兒,不同地方的老鄉還得看自家地形和作物。
山區的梯田,注意邊坡穩固,別讓雨水沖了土。平原地區大面積種植的,排水系統檢查好。
湖區周邊種水稻的,控制好田里水位。種大棚菜的,尤其是濰坊、青島這些暴雨重點區域,現在就得檢查棚膜是否牢固。
地里種著辣椒、茄子的,要是遇到短時強降雨,趕緊看看有沒有積水,及時排掉。
果園里的果樹,特別是臨沂、日照的,暴雨后要清理落葉落果,防病害。
高溫區的老鄉,中午別去地里干活,容易中暑,早晚涼快些再干。
有人可能會說,這天氣變化快,啥時候動手最合適?我個人覺得,就得趕在雨前、高溫加劇前把準備做好。等下雨了再弄排水,等曬蔫了再澆水,就有點晚了。
這次天氣過程,對咱農業生產是個考驗。
但提前謀劃、主動應對,就能減少損失。
以前靠經驗,現在有科學預報,咱把兩者結合起來。各地區的氣象預警會及時發布,老鄉們多關注。
村里要是有合作社、農技站,不懂的趕緊去問問。最后給大家列個行動清單:一、未來1天內,檢查自家田地排水通道,確保暢通。
二、24小時內,加固大棚、瓜果架子,把露天晾曬的東西收起來。三、高溫時段,給作物適當補水,葉面噴水別在中午。四、關注當地氣象通知,有突發天氣趕緊躲。
天氣多變,但咱心里得有譜。提前把該做的農活兒安排好,就能穩得住收成。種地靠天,但也得靠咱自己上心。
把準備做在前頭,再難的天氣也能扛過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