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淑芳的名字,在中國京劇史上留下了復雜的一筆。
她曾是梅蘭芳大師親口稱贊的京劇新星,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前途無限。
可1988年的一次美國演出,卻讓她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巨大轉折。
當年的齊淑芳帶領團隊在美國演出結束后,她和三十多位京劇演員竟然選擇留在了美國,不回國了。
有人說她背叛了祖國,有人說她拋棄了家庭,更有人指責她帶走了京劇界的精英人才,一時間,齊淑芳從備受贊譽的藝術家變成了眾矢之的。
現如今,年過花甲的齊淑芳悄然回國,而在她這幾十年的生涯里,卻絲毫沒有悔恨當初的決定.......
?——【·梨園世家出新秀·】——?
齊淑芳出生于1944年的一個京劇世家。
她的祖父齊甲成,在清朝那可是有名的老生演員,往臺上一站,一開口唱,那氣場十分強大。
父親齊世英在民國時期也是備受尊敬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母親楊翠鳳同樣是資深京劇藝人。
再看看她大嫂張美娟,那更是被稱為“中國京劇第一女武旦”,功夫了得。
在這樣一個被京劇氛圍包圍的家庭里長大,齊淑芳從小就對京劇產生了濃厚得不得了的興趣。
1957 年,14 歲的齊淑芳迎來了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她成功插班進入了上海戲曲學校。
這一進學校,可就開啟了“魔鬼訓練”模式。
每天天還沒亮,別人都還在睡夢中呢,她就得麻溜地爬起來練基本功,壓腿、下腰、翻跟頭,一樣都不能少。
那時候練得那叫一個辛苦啊,常常是滿頭大汗,衣服都能濕透了。
可她從來都不喊累,心里就盼著能有一天在舞臺上大放光彩。
也許是她真的有這天賦,再加上又特別努力,很快就被京劇大師龔云甫給看中了。
這龔云甫在京劇界那地位,那可就相當于武林中的泰山北斗,能被他看中,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兒。
龔云甫收她為徒,有了名師的指導,齊淑芳的技藝那是突飛猛進。
兩年后,也就是 1959 年,齊淑芳迎來了人生中第一次在北京登臺的機會。
當時她站在那偌大的舞臺上,面對臺下密密麻麻的觀眾,說不緊張那肯定是假的,心里其實也有點打鼓。
可是音樂一響,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立馬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
等她表演結束,臺下的掌聲、叫好聲簡直要把屋頂給掀翻了。
就從這時候起,她在北京京劇圈開始嶄露頭角了。
后來,齊淑芳迎來了讓她真正大紅大紫的角色,那就是《智取威虎山》里的小常寶。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她可真是下了不少功夫,天天抱著劇本研究,琢磨小常寶的性格、經歷,就連走路的姿勢、說話的語氣都反復地練習。
你還別說,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演的小常寶一亮相,那可就把觀眾給征服了。
這小常寶在她的演繹下,那叫一個有血有肉,就好像真的從劇本里活過來了一樣,齊淑芳的名字也被大家牢牢記住了。
也正是在《智取威虎山》劇組里,她認識了上海京劇院大樂團指揮龔國泰。
兩人因為對京劇的熱愛,漸漸走到了一起,于 1974 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日子就這么穩穩當當地過著,齊淑芳在京劇界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可誰能想到,1988 年的美國之行,徹底改變了一切。
?——【·赴美演出驚變卦·】——?
1988年,齊淑芳受美籍華人的邀請,帶著上海青年京劇團30多個人去美國演出。
演出非常成功,可誰也沒想到,演出結束后,他們集體卻決定滯留在美國不回來了。
而且,他們就只是寄了封信告訴國內的親屬這個事兒。
這一下子,就像一顆炸彈在國內炸開了鍋。
國內對這件事的反應特別強烈,齊淑芳被罵成“叛徒”“漢奸”,還有人說她“掏空了京劇人才”。
這對上海京劇院的打擊也不小,一下子陷入了人才斷層的困境。
而她的丈夫龔國泰,原本和她感情深厚,一直支持著她的事業,可這一下,兩人的關系也破裂了。
面對這些鋪天蓋地的指責,齊淑芳站出來解釋說,她留在美國是為了推廣京劇文化,想讓更多的外國人了解咱們中國這門了不起的傳統藝術。
可這理由,并沒有讓那些批評她的人閉嘴,反而指責她的聲音更大了。
那齊淑芳在美國的日子過得怎么樣呢?說實話,剛開始那叫一個艱難。
在美國,京劇的受眾主要還是華人圈,票房特別慘淡。
為了生活,團隊里的成員只能各找出路,紛紛去打工。
齊淑芳也不例外,她跑去餐館洗盤子,甚至還在街頭賣藝。
更糟糕的是,她的護照還被沒收了,身份也變得不合法,陷入了困境。
不過,齊淑芳并沒有被這些困難打倒。
到了90年代,她遇到了貴人華商黃博文,在黃博文的資助下,她成立了“齊淑芳京劇團”。
為了讓京劇在美國更受歡迎,她開始琢磨著創新。
她把西方的一些元素融入到京劇里,比如說加入芭蕾的托舉動作,還改編劇本的節奏,讓它更符合西方人的審美。
她還特別注重京劇的教育推廣。她帶著劇團進大學、進教堂演出,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京劇。
為了吸引年輕觀眾,她還創編了英文版的京劇,慢慢地,她的努力有了回報。
2001年,她獲得了美國傳統藝術最高成就獎,她的劇團也開始在美國各地巡演,足跡遍布上百個城市。
就連《紐約時報》都對她的劇團進行了報道,她還登上了百老匯的舞臺,成為了繼梅蘭芳之后第二個登上百老匯的中國京劇演員。
這時候的齊淑芳,又重新站了起來,在異國他鄉闖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本以為她會在美國待一輩子,沒想到2008年,她竟然回了國。
?——【·晚年歸國心凄涼·】——?
2008年,齊淑芳已經 60 多歲了。在國外漂泊了三十多年,她對家鄉和家人的思念越來越強烈,于是,她決定回國。
回到國內,她見到母親的那一刻,直接跪了下來,那場面,讓人看了心里五味雜陳。
這些年在國外的經歷,想必讓她有了很多感觸,這之后,她就經常回國,還在上海定居了下來。
雖說現在已經八十多歲了,可齊淑芳還是堅持每天早起練功。
她還特別熱心地授徒傳藝,希望把自己的京劇技藝傳承下去。
對于齊淑芳的回歸,大家的看法也不一樣。
有些人特別寬容,覺得她雖然當年留在了美國,但是這些年也確實為京劇的國際化做出了貢獻,特別是在吸引外國學員學習京劇方面,她有很大的突破。
但是也有一些人還是對齊淑芳當年的行為耿耿于懷,他們覺得齊淑芳就是個“投機者”,說她晚年回國是因為在美國發展不下去了。
面對這些爭議,齊淑芳很少回應,她只是淡淡地說 “當時情況你們不懂”,然后就繼續專注于自己的教學工作,對爭論選擇了回避。
齊淑芳的人生,真的很難用簡單的“好”或者“壞”來評價。
在80年代,那時候中美之間的生活差距特別大,“出國潮”特別火熱。
在那種大環境下,個人追求和集體利益之間的沖突很普遍,齊淑芳的選擇也是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產物。
不過,她晚年回到國內傳承京劇,也算是對自己初心的一種堅守吧。
希望她的故事,也會一直被人們傳頌下去,成為京劇歷史長河中一段獨特的記憶。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