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新聞頻道再次曝光電動車改裝行為,記者暗訪廣西南寧電動車一條街,發現已形成規模化的非法改裝產業鏈,部分車型改裝以后,時速高達80公里,擁有摩托車級的時速,為什么電動車改裝屢禁不止呢?商家告訴記者,改裝電動車要比賣新車更暴利。
央視記者揭秘電動車改裝黑色產業鏈
央視記者暗訪南寧電動車一條街,在這里的面積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卻擠著幾十家電動車銷售門店,幾乎所有的門店都提供電動車非法改裝服務,包括電機、電池、控制器、剎車系統等等都可以隨意改裝。
當記者詢問是否可以對電動車進行改裝,工作人員說只要是電單車都可以隨意改,你就說你想要速度多快就得了,最快可以改到80公里/小時,如果更換控制器的話,速度甚至可以超過100公里。
電動車改裝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想要高速度又要遠續航的話,那就需要改裝成鋰電池,72V35Ah可以跑100公里,72V50Ah可以跑150公里,同時明確了改裝大容量的電池,長時間充電可能存在起火的風險。
2025年9月1日起,電動車新國標正式實施,改裝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改裝可以包上牌,不過9月1日以后查的比較嚴,現在的車牌仍然用的舊標,系統是查不出來的,改裝以后,儀表盤仍然顯示25公里,可以輕易的躲避檢查。
為什么電動車改裝屢禁不止
電動車的改裝行為,一直是各地公安交警整治的重點,為什么現在電動車的改裝行為卻屢禁不止呢?主要是電動車的監管遇到難題。
生產廠家預留后門
部分廠商在出廠時往往會預留控制器篡改接口,但是從法律上卻難以界定是故意違規還是技術缺陷,這就為廠商預留改裝提供了方便。
其他的品牌都可以隨意方便的改裝,如果某個品牌無法改裝的話,在當前非常內卷的電動車市場銷量自然會下降,無法與其他品牌爭市場。
車主更愿意改裝
之所以出現電動車改裝行為,是因為車主有需求,車主更愿意對車輛進行改裝。特別是電動車新國標標準實施后,最高限速只有25公里,影響了車主的出行效率。
如果想要提高出行效率,那就要加快電動車的行駛速度,車主有對車輛進行改裝的需求,所以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改裝行為,滿足車主的需求,改裝成本只需要300~800元,可以大大的提升電動車的性能,滿足了車主的個人需求。
商家改裝利潤更高
對于電動車商家來說,客戶需要什么服務,他們自然會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比如電動車改裝。
由于電動車市場內卷,銷售新車幾乎沒有利潤,原來可以上千元的利潤,現在只有200元左右,但是對電動車改裝卻不同,擁有超高的利潤可以說是暴利。
正如某位從業者透露,自己每月改裝電動車超過200臺,利潤要比買新車高出三倍多,面對巨額的高利潤,商家自然會學習各種改裝技術。
電動車改裝監管存的瓶頸
雖然說各地禁止電動車改裝,并且加大查處力度,但是只是依賴道路抽檢,交警人工排查,可以說效果微乎其微。
改裝電動車與合規車外觀上沒有區別,需要有專業的設備檢測,目前各地的技術不足,另外電動自行車數量太多,交警人力明顯不足。
總結
央視再次曝光電動車改裝行為,通過記者的暗訪調查可以看出,電動車改裝產業鏈發展迅猛,而且野蠻生長,一方面生產廠家預留后門,方便銷售商家改裝,另一方面商家為用戶提供相應的服務,擁有高額的利潤,最關鍵的是車主需要提高車輛速度,不得已只能采取改裝的方式,同時各地交警人力與技術不足,監管也存在瓶頸。
那么,對此你怎么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