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廣春
據7月14日《浙江日報》報道,7月11日,浙江杭州西湖景區首場“政務夜市”開張,位于景區的行政服務中心將服務窗口從辦事大廳直接“搬”到了人潮涌動的西湖邊。市民和游客逛著西湖就能了解政策、辦成“政”事。首場“政務夜市”開張2小時,政務快辦區現場指導辦理業務28項,全區域接待咨詢和體驗超1500人次。
政務夜市,是繼去年率先推出“非工作時間”預約制增值服務后,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行政服務中心再次推出的政務增值服務全新舉措。
如同小吃夜市、文化夜市、人才夜市一般,政務夜市讓人們在體驗夜市煙火氣和愉悅氛圍的同時,也順便咨詢和了解政策,某種角度看,可謂將“政”事變成了“易”事。
近年來,各地行政服務改革成效顯著,推出的一系列為民、利民、便企的服務,百姓深有體會。
不過,盡管手機上的APP、小程序可以辦理不少事項,但仍有人不熟悉操作,不少人還是希望現場咨詢辦理。而且眼下正值酷暑,人們白天頂著大太陽出門辦事的滋味自不好受。在此背景下,政務夜市解了辦事群眾“上班沒空辦”的愁和汗流浹背的尷尬,通過時間與空間的巧妙騰挪,讓政務服務本身多了幾分閑適和愜意。
政務夜市的亮點,不僅在于“辦”,還在于“逛”,某種角度看,它具有一種集市效應。通過逛政務夜市,市民和游客了解了行政規章、流程,清楚了社保、醫保、公積金等事項,行政部門還宣傳了商事登記、民生保障、人才服務等方面的政策,可以說,政務夜市其實辦成了許多事,實現了一舉多得。
從社會需求出發、以群眾為中心、回應大眾關切、滿足百姓需要、讓企業群眾少跑腿、收獲更多情緒價值——政務夜市凸顯了為民、利民、便企的特色和初衷,反映了政務服務在促進和改善民生、推動和加速社會進步方面的作用,眼下杭州這種小步慢跑式的改革創新,值得擊掌叫好。
其實,近年來,類似的政務服務領域的改革創新正在多地發生——從各自為政的大廳式行政服務,到鏈條式政務服務“一件事一次辦”,從“數據多跑路”到“群眾少跑腿”,很多地方的政務服務不斷升級迭代,辦事流程更加透明,服務效率進一步提升,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及“臉好看、事難辦”等現象大大減少,行政服務與社會發展和百姓需要的銜接也變得更加順暢。
如今政務夜市的出現,是政務服務改進與創新的一種延續,是為民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生動詮釋。
縱觀近年來的行政服務改革進程,公眾在對每次服務的改進升級予以認可、肯定的同時,也會產生不少新的期待。相應地,有關方面在及時收集反饋意見建議的基礎上,還會繼續改進和優化行政服務,從而更好地順應公眾的需求與期待,而公眾又會不斷提出新的建議與希望……
如此良性的互動模式,是一種寶貴的磨合和進步,有利于塑造良性的政務服務生態,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當社會需求被更好滿足,政務服務主體的觀念、意識及其責任感、使命感隨之提升,職能部門的行政效能和機關作風日趨向好,相關改革和創新便會在更大意義上實現多贏。
來源: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