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決定訪問美國,就特朗普政府擬對菲征收20%關稅一事進行緊急磋商。菲律賓《商業世界》報道稱,這一決定是在收到美方正式信函后作出的緊急反應。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即將啟程前往華盛頓,此行背后折射出美菲同盟關系的微妙變化。2025年7月,馬尼拉收到華盛頓方面的一封信函,信中明確表示將從8月1日起對菲律賓輸美產品征收20%關稅。這個數字比4月份公布的17%又提高了3個百分點,讓菲律賓政府措手不及。
馬科斯(資料圖)
馬科斯政府上臺以來,在軍事安全領域對美配合可謂不遺余力。菲律賓不僅向美軍開放多個軍事基地,還允許美國在境內建設彈藥庫。在南海問題上,菲律賓積極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多次與中國海警船發生對峙。這些舉動換來的卻是美方在經濟領域的施壓。
菲律賓此次面臨的關稅壓力并非孤立事件。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啟動"解放日"關稅政策,當時菲律賓獲得的17%稅率已經是東南亞國家中最低的。即便如此,美方仍不滿意,現在又要進一步提高稅率。這種做法讓馬尼拉感到憤怒,也讓其他東南亞國家看清了美國的真實面目。
馬科斯此次訪美帶著明確目標。菲律賓外交部聲明稱,總統此行旨在讓美方重新考慮關稅政策。菲方希望將稅率回調至10%-17%區間,同時確保半導體等關鍵產業免受進一步沖擊。但現實情況不容樂觀,特朗普政府在對盟友問題上向來強硬,加拿大、日本等國都未能在關稅問題上獲得實質性讓步。
馬科斯(資料圖)
從產業角度看,菲律賓經濟高度依賴電子、服裝和農產品出口。這些行業利潤率低,抗風險能力弱。若關稅政策持續,相關企業可能被迫轉移生產基地。越南已經成為最大受益者,其制造業投資環境持續優化。菲律賓若不能及時調整策略,可能面臨產業空心化風險。
菲律賓駐美大使羅慕爾德茲試圖安撫國內輿論,稱美國對菲關稅仍屬"東南亞最低互惠水平"。但這種說法難以服眾,畢竟17%的稅率已經讓菲律賓企業叫苦不迭,現在又要提高到20%。更讓馬尼拉不滿的是,美方在談判中態度強硬,幾乎沒有讓步空間。
軍事合作曾是菲律賓討好美國的重要籌碼。目前美軍在菲境內設有多個軍事基地,包括靠近南海的戰略要沖。這些基地為美軍在南海的活動提供了便利,但并未給菲律賓帶來預期的安全保障。相反,南海局勢反而因為美國的介入變得更加復雜。
菲律賓政府正在考慮多種應對方案。除了直接與美方談判,還在尋求與其他國家加強經貿合作。RCEP框架下的市場開放為菲律賓提供了新機遇,但短期內難以彌補對美出口損失。國內改革也提上日程,包括改善營商環境、提升產業競爭力等措施。
馬科斯(資料圖)
馬科斯此次訪美的結果難言樂觀。特朗普政府在對盟友問題上向來寸步不讓,加拿大、日本等國的教訓就在眼前。菲律賓能爭取到的最好結果,可能只是暫緩加稅或者小幅回調。但即便如此,也已經比最壞的情況要好。
這場關稅風波暴露出美菲同盟關系的本質。華盛頓需要的只是一個聽話的盟友,而不是平等的伙伴。馬尼拉的"忠誠"換來的不是尊重,而是更多的索取。這種情況如果持續,菲律賓可能需要重新思考其外交戰略。
隨著8月1日的最后期限臨近,馬尼拉的時間越來越緊迫。馬科斯此行能否取得成果,不僅關系到菲律賓的經濟利益,更關乎其在大國博弈中的戰略選擇。無論結果如何,這次訪問都將成為美菲關系的一個重要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