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叫停對烏援助,身為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卻一無所知,如此荒謬的事竟能發生在美國這樣一個超級大國的身上,實在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在五角大樓經過一系列核查之后,最終將目標鎖定到了一人身上,也就是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科爾比。另一方面,隨著美國媒體披露更多信息,相較于其他的美國政府高級官員,科爾比似乎成為了美國政府內部最大的“反華頭子”。
科爾比對中國的敵意空前巨大
美國華爾街日報在近期針對一名科爾比的支持者進行了采訪,透露出的信息量可以說是空前巨大。
這名支持者聲稱,科爾比叫停援助烏克蘭,凸顯出了科爾比強化太平洋防衛的決心,因為美國政府如今面臨巨大壓力:一方面,要對中東地區的胡塞武裝實施軍事行動,另一方面,又要對烏克蘭進行援助,美國政府已經面臨資源受限的狀況,必須做出相關的取舍。
美國國務院官員、科爾比的前同事米切爾也表示,公眾似乎對于科爾比叫停原物的行為非常不滿意,但是美國如今資源有限,已經難以支撐起三線作戰。
值得一提的是,科爾比在2021年曾撰寫過一本名為《區域拒止》的相關書籍,并在書中主張,美國應將臺灣地區納入到自身的防衛圈當中,也是由于過于重視臺灣,科爾比曾一度印發過彼時的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的強烈不滿。而在俄烏問題上,科爾比甚至主張將俄羅斯納入美國的反華同盟當中,同時,科爾比也反對將烏克蘭拉入北約,因為與俄羅斯開戰的代價過于高昂,與其所能獲得的戰略利益完全不成正比。
背后釋放出了什么信號?
實際上,如果從美國過去幾十年的戰略上看,在威脅評估上,防御俄羅斯的要求要遠大于防御中國,這導致盡管美國奉行重返亞太的基礎方略,但在實際的兵力部署上卻依舊難以達到遏制中國的“閾值”,反而分散了更多的精力在中東地區。而隨著2022年俄烏開打之后,傳統意義上的“俄羅斯威脅”開始變得具象化,加上彼時中東“抵抗之弧”的聯動,一時間著實讓美國有些忙不過來。
但即便是如此,美國政府內部依舊有像科爾比這樣的極端反華“鷹派”,希望通過拆東墻補西墻的方式來讓美國提升亞太威懾力,并一舉掃除過去在臺海問題上的“戰略模糊”,讓美國能夠完全騰出手來專心對付中國。
可科爾比完全不知道的一點是,歐洲方向對于美國而言,從來不是軍事需求,而是政治需要,只要俄羅斯的安全威脅一日不解除,那么歐洲就一日會被美國所拿捏,所以美國需要在烏克蘭人為制造一個能讓俄羅斯“看到戰勝希望卻又永遠無法打贏”的陷阱,持續性削弱俄羅斯的同時,對歐盟加壓,所謂“棄烏反華”,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偽命題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