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著說大不了就是癌癥,結果醫生說就是癌癥,但是我想的可開!”生活總愛和人開些殘酷的玩笑,當趙坤亭大哥輕描淡寫地說出這句話時,恐怕他自己也沒想到,這句半是調侃半是安慰的話,竟一語成讖。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無數家庭傾家蕩產尋找救命良方,卻往往忽略了一味最珍貴的 “藥”——良好的心態。
2019 年8月,趙大哥無誘因開始頻繁干咳,吃了止咳藥,還輸了液,2個月過去,病情卻絲毫不見好轉。10 月,家人帶著他輾轉于鎮上和縣里的醫院,從“肺上有陰影”的初步判斷,到縣醫院 CT 顯示右肺上葉 5 - 7cm 的占位,不祥的預感越來越強烈。當趙大哥自己拿著報告,做完氣管鏡確診為右肺鱗癌時,他反而出奇地平靜:“我當時想得開,沒啥大不了的。”這份豁達,成了他抗癌路上的第一縷光。
為了治病,趙大哥直奔省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按照醫生的方案,先化療后手術。第一次化療后病灶縮小,讓全家人看到了希望,可第二次化療卻沒了效果。2019年12月3日,趙大哥接受了“右肺癌根治術+胸膜黏連烙斷術”。術后遵醫囑,又咬牙完成了兩次化療。這一連串折騰下來,鐵打的漢子也扛不住了。
“這一頓折騰下來我感覺我身體就不行了!沒勁兒,走不動路了,動不動就感冒!”曾經利索的趙大哥,連走路都成了負擔。2020年3月22日,復查CT顯示:右胸積液、心包積液。這讓一家人苦惱不已。
“當時閨女是可早在網上查的袁院長!”趙大哥的女兒看著父親術后日漸衰弱,心急如焚,很早就開始在網絡上搜尋。偶然間,她看到了非遺“袁氏中醫腫瘤療法”第八代傳人——袁希福老中醫的信息,更吸引她的是那些康復患者的分享——視頻里,曾經和父親一樣被癌癥困擾的人,如今滿面紅光,精神頭十足。這不正是她日夜期盼父親能有的樣子嗎?
檢查結果出來的第二天,3月23日,女兒就帶著父親風風火火趕到了鄭州,見到了袁老。此時的趙大哥心里直犯嘀咕:“我當時心想這也不知道中不中,畢竟得了這個病,就想著說試試吧!”
變化,比他預想的來得快。“這一吃,吃了幾付,約摸著腿有勁兒了,上樓梯也不喘了,走路也不是老使得慌了(費勁)。”這份實實在在的改善,讓趙大哥信心大增,藥,一頓也沒敢落下。
2020年6月1日,他樂呵呵地回到袁老的會診中心:“感覺和正常人沒啥區別了,給家看孩子了!” 8月份復查,好消息接踵而至,CT顯示:胸腔明顯減少。3個月后再查,報告顯示:胸水消失,無明顯異常。
當然,抗癌路上并非總是一帆風順。2021年4月復診時,CT提示右肺上葉病灶較前增大,醫生懷疑轉移。一家人心頭一緊,趕緊又跑回鄭大一附院。揪心地等了3個月復查,結果——虛驚一場!沒事了。這次波折之后,趙大哥更堅定了堅持服藥的決心。
往后的日子,簡單而踏實。“之后我年年復查,年年都沒事!”。就連2022年疫情高發期,趙大哥依舊身體硬朗:“全家就我沒事!還得我給他們做飯!”
2024 年,趙大哥站在 “希福中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龍年中國行” 開封站的舞臺上,分享著自己的故事。他送給袁希福院長的那面錦旗,沒有華麗的辭藻,卻承載著一個患者最真摯的感激。如今的他,雖然肺切除了兩葉,走快會喘,但各項指標正常,還能在家種種菜,享受著平凡生活的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