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的洛陽城中雖然日軍氣焰囂張,但是國軍指揮部中的氣氛卻更加顯得激烈。一個剛上任的堂堂警備司令,竟被自己的下屬指著鼻子叫板。祝紹周拿著蔣介石的任命狀氣鼓鼓地坐在司令部里,沒有等來屬下將領按照要求前來開會,門外反而傳來消息:71軍軍長王敬久把他派去送會議通知的衛兵,按在地上剃了陰陽頭。
三個男人一臺戲
說起來坐在司令部里的祝紹周能坐上這個位置,主要靠的還真不是沙場拼殺的戰績,而是兩張足夠過硬的底牌,一方面在保定軍校時他是劉峙的同窗,而更重要的是他和蔣介石同屬浙江老鄉,畢竟老蔣最喜歡用的就是浙江人。
所以當劉峙拍著胸脯對祝紹周打包票說"洛陽防務交給你"時,沒人料到這會捅了馬蜂窩,其屬下的將領并不賣給祝紹周這個面子。
因為此時調駐洛陽的兩支部隊,主將都是相當難搞的刺頭。王敬久是黃埔嫡系,此時手中帶著71軍剛從淞滬會戰的尸山血海里爬出來,手里攥著宋希濂、孫元良的殘部,實打實的"槍桿子硬"。而另一位關麟征更了不得,在剛結束不久的臺兒莊戰役里他率52軍殺得日軍四散逃走,一時間成為全國矚目的軍事明星,就連蔣介石親自給他授勛時,贊他"古之名將不過如此"。
更致命是,這三人早有舊怨。早在幾年前祝紹周還是王敬久87師、關麟征25師的參謀長,如今一躍成了能節制他們的頂頭上司,這在講究"論資排輩"的國民黨軍隊里,這就像讓馬夫突然騎到了將軍頭上,這幾個暴脾氣怎么能咽下這口氣。
明里暗里都是仗
自知踢到鐵板的祝紹周想先禮后兵,召集駐洛將領開個軍事會議。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人來,再過了一會,王敬久的司令部傳來回話:"軍長忙著整訓部隊,沒空。"而關麟征做更絕,直接把送來的會議文件原封不動退了回來,封皮上龍飛鳳舞寫著"送錯地方了"明明地址寫得清清楚楚,這"錯",錯的哪是地址?
祝紹周自然氣不過,于是就讓衛兵去催,然而衛兵回來時眼眶通紅。原來他在去到關麟征指揮部時被關麟征的副官攔在營門口,當著街鄰的面扯著嗓子喊:"祝司令當年給我們關軍長當參謀時,遞文件都得低著頭呢!"
都說打人不打臉,這一回祝紹周的臉被關麟征司令部扔在地上像垃圾一樣被狠踩。
在當前的形勢來說,論資歷,王敬久、關麟征是從淞滬、臺兒莊拼出來的鐵骨錚錚的功勛將領;可是要論職權,祝紹周握著警備司令部的印信的頂頭上司。
但是在1938年的洛陽甚至是整個中國地區,槍桿子比印把子說話更響,管你什么警備司令,只有手中有兵才有話語權。
從筆墨官司到真刀真槍
祝紹周受此大辱還是不甘心,憋著一股勁想立威,于是又下了道禁令:士兵不準私闖民宅、不準在集市斗毆。可禁令剛貼出去三天,王敬久的兵就在北大街跟小販打了起來,把人家的菜攤掀了個底朝天。
祝紹周警備司令部按規矩抓人,剛押到街角,王敬久的副官就帶著一隊人沖過來,指著憲兵的鼻子罵:"祝紹周算哪根蔥?也敢管我們71軍的人!"硬把人搶了回去,還留了句:"有本事讓他自己來要!"
關麟征和王敬久先后這么看不起自己,祝紹周氣得當著老同學劉峙的面摔了茶杯,極為委屈地說這司令沒法干了。
可劉峙這邊也不好處理,他就像揣著個燙手山芋,既不敢得罪蔣介石的同鄉,又惹不起手握重兵的軍長。于是面對祝紹周的兩次請辭都只換來一句"再等等"。
最后祝紹周自己受不了了,索性卷了鋪蓋躲進洛陽分校,警備司令部的牌子雖還掛著,里頭卻是人去樓空成為了一個空把式。
洛陽的事消息傳到武漢,氣得蔣介石拍了桌子,大戰在即而軍隊內部如此一派混亂這還了得。
但老蔣手里的算盤打得噼啪響,王敬久之前打了敗仗又丟了德械師的底子,如今在洛陽鬧得太不像樣,不處理說不過去,于是大筆一揮撤了他的職。可轉頭顧祝同一求情,又把他安到25軍當軍長,算是給了臺階。
關麟征就不一樣了,他可是功臣,臺兒莊的戰功還熱乎著。如今正是用人的時候,有個能打仗的將領不容易,于是對于關麟征蔣介石不僅沒罰,反倒升了他的官,讓他當32軍團長,等于默認了"有功者特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