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的深沉睿智性格與治國理政才華是舉世公認的。
民間曾有一個說法:毛澤東和蔣介石這兩個人,得周恩來者得天下。
雖然是戲言,但由此可見周恩來在大家心里的分量。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認識蔣介石更早的周恩來,最終選擇了毛澤東呢?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人生追求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天生就是為了一項使命而來,就如周恩來。
是的,周恩來是個不世出的治世人才。
他從青年時代就立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寫下“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的自勉聯。
他本身具有遠見卓識、高超的協調能力、常人難以具備的超強凝聚力。并且,這一輩子,周恩來始終心懷天下,情系蒼生,在關鍵時刻堅守最高原則——追求革命的勝利,造福國家和民族。
他所有的選擇,都是為了這個目標。
這一點,是連指揮將士作戰期間,都要收聽股票行情的蔣介石無論如何都不能明白的。
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蔣介石當然留不住周恩來!
直到,經歷過革命前期一次次殘酷失敗和戰友犧牲的周恩來,發現了具有難得的領袖才華和戰略家智慧的毛澤東。
我們不知道,周恩來是在何時,下定了決心,只是知道周恩來曾感慨地說:“敵人可以在三五分鐘內消滅我們的領袖,我們卻無法在三五年內將他們造就出來。”
大概從那時候開始,周恩來就堅定地選擇和毛澤東站在一起,主動擔當起管家和助手的職責。這一干,就是一輩子,不管是風雨如晦的革命戰爭時期,還是面臨種種挑戰的新中國成立后。
毛澤東和周恩來,是世所公認的完美搭檔。
儒學大師馬一孚曾寫下兩副詩聯,分別贈給毛澤東和周恩來。
贈毛澤東的詩聯是:“使有菽粟如水火,能以天下為一家?!边@副詩聯,贊揚的是毛澤東作為領袖人物,高瞻遠矚,為新中國發展規劃遠景、擘畫藍圖的高超領導能力。
贈周恩來的詩聯是:“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體國經野輔世長民?!边@副詩聯,總結了周恩來選賢識人的過人才干、凝聚人心的人格魅力,以及經世務實,將設計藍圖一一變為現實的驚人執行力。
作為一代國學大師,馬一孚先生的評價可謂中肯。
“沒有毛,燃不起火來;沒有周,它會燒光”!說這句話的人,是美國前總統尼克松。
1972年春天,尼克松來到北京,和毛澤東、周恩來有了為期一周的近距離接觸。作為眼光敏銳的政治家,尼克松認為,周恩來以其“卓越的行政才能和似乎不知疲倦的個人精力”進行具體而務實的管理,“好讓毛全神貫注于做國家超然的精神領袖”。
也因此,他才會有那樣的感慨。
作為大國元首,尼克松曾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對周恩來不吝贊美之詞。同時,他也很羨慕毛澤東能有這樣一位忠誠能干的幫手。事實上,周恩來這一輩子,得到的贊美太多了。
從民間到高層,從國內到國際,從朋友到對手,都無一例外交口稱贊。這也是中共黨史上的一大奇跡!
新中國成立時,蘇聯領導人斯大林也曾羨慕毛澤東有周恩來這樣一位現成的總理;同為蘇聯國家領導人的米高揚甚至說:“從哪兒找得到周恩來這樣好的總理?”“你們有這樣一位好總理真幸運!”
新中國成立前,國民黨內素有威名的閻錫山就嘆息“國民黨里,沒有周恩來這樣的人才”;而胡宗南則曾對與周恩來一起在黃埔軍校共事的蔣介石,最終沒有留下周恩來,表示“深為校長惜”。
有人說,周恩來是“共產黨人的圣人”,也有人說,周恩來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光輝典范”。
是的,對于周恩來,人們似乎形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你怎么夸他,都只會覺得仍有不足,絲毫不過。
世上總是先有偉人后有偉業,偉人千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