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東線作戰,志愿軍第9兵團在長津湖地區創造了成建制殲滅美軍一個團的紀錄,迫使美軍王牌部隊陸戰第1師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在極困難條件之下,完成了巨大的戰略任務?!?/p>
在蓋馬高原的冰天雪地里,部隊非戰斗減員也很大。這不是什么秘密,也毋庸諱言,據中央黨史出版社的《開國第一戰》記載,東線“第9兵團戰斗傷亡19202人,凍傷減員28954人,凍死1000余人,凍傷后救治無效致亡者3000余人,減員總數48156人?!?/p>
志愿軍壓解美軍戰俘
對于這個話題有各種各樣的聲音,既然要探討長津湖之戰,就繞不開這個話題,在此,也談一點個人的看法。
第9兵團在長津湖地區的作戰,是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進行的。在戰役進行期間,戰區連降大雪,氣溫平均在零下攝氏27度左右,最低達零下30多度,雪積數尺,江河道路冰凍。官兵們衣著單薄,糧彈缺乏,忍饑受凍,加上后勤補給困難,有的部隊一兩天只能吃上一頓結冰的高粱米,官兵體質嚴重下降,凍傷減員嚴重。
在新興里戰斗中,第27軍第80師第240團5連沖鋒時受到敵火壓制,全連呈戰斗隊形臥倒在雪地,最后全部凍死。嚴寒的天氣,也直接影響了武器的使用,部隊配備的迫擊炮70%無法使用,許多步槍、機槍槍栓被凍無法擊發,通信聯絡也極不暢通。
我志愿軍戰士在冰天雪地里向敵發起沖鋒
第9兵團凍傷減員嚴重的表面原因,即準備不夠充分,來不及換裝,缺少適合高寒地區的冬衣。是不是入朝太匆忙了,是不是決策上有問題?我想說的是,抗美援朝不是我們想打的,我們也希望能夠準備好了、按部就班地出兵。但敵人會給你這個機會嗎?敵人會等你準備好了再來打你嗎?
首先,抗美援朝這場戰爭是別人強加給我們的,我們是后發制人。
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政府迅即進行武裝干涉,派遣軍隊入侵朝鮮和中國領土臺灣。美國總統杜魯門于6月27日宣布美國政府決定以武力阻止我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同時,美國第七艦隊向我臺灣海峽出動,美國空軍亦隨著進入臺灣。美國政府這一行動乃是對于中國領土的直接武裝侵略,對于聯合國憲章的徹底破壞。
由此,朝鮮戰爭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由內戰轉變為一場侵略與反侵略的戰爭。亞洲局勢驟然緊張,朝鮮戰火開始向周邊地區蔓延,成立不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安全受到極大的威脅。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中共中央當然不能漠然視之。
美軍越過三八線
美國工業基礎雄厚、經濟體量龐大,軍隊中飛機、坦克、大炮應有盡有。而中國才剛建國,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國內也并不穩定。對于出兵朝鮮,中國大多數領導人持反對意見,毛澤東主席曾說過,當時在中共領導人中,只有一個半人主張出兵(那半個人是指周恩來)。
我們已經為和平做了最大的讓步,提前劃出了紅線,只要美軍不過三八線,我國也不會出兵朝鮮。9月21日,周恩來在會見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時,明確指出,由于聯合國不承認中國代表的合法地位,因此中國對聯合國也不承擔任何義務。如果聯合國軍進入北朝鮮,那么中國參戰的可能性將極大增加。10月3日,又緊急召見潘尼迦,“美國軍隊正企圖越過三八線,擴大戰爭。美國軍隊如果如此做的話,我們不能坐視不顧,我們要管?!?/p>
美軍的保障能力
美國政府對中國的警告和印度方面的建議不屑一顧,美國國務院甚至認為中國方面的警告,不過是恫嚇威脅的宣傳。10月7日,美軍大舉越過三八線。10月8日,毛澤東主席便發布命令,將東北邊防軍組成中國人民志愿軍,任命彭德懷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待命出動。
其次,第9兵團匆匆入朝源于戰場形勢發展,敵人沒有給我們準備時間。
新中國建立之初,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主要分布在中南、華東、西南、西北地區,遂行追殲國民黨軍殘余部隊、剿匪肅特、鞏固新生人民政權,以及解放臺灣、西藏的準備等任務,在東北和華北老解放區,主要是地方部隊和留守部隊,主力很少。
朝鮮戰爭爆發后,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抽調位于中原地區的國防機動部隊第13兵團等部隊和在東北的第42軍以及炮兵第1、第2、第8師等部,共25.5萬余人,在中朝邊境地區集結,組成東北邊防軍。
8月5日前部隊全部到達指定地區。8月19日之前,各部隊進行動員和教育;從8月20日開始,部隊轉入軍事訓練。裝備和編制的調整工作,與政治動員和軍事訓練同時進行。至10月2日,從總體上講,邊防軍部隊對已配備武器能熟練使用,技術普遍提高了一步。邊防軍的連一級戰術訓練已基本結束,連以下分隊的戰術動作比較熟練;有的部隊還進行了營一級的實兵演練。
志愿軍在山地行軍
在轉入出國作戰準備后,有的部隊又利用出動前的時間,集中營以上軍事主官突擊進行了營一級的實兵示范演習。同時,各部隊在戰術訓練中普遍自始至終非常強調戰斗作風的培養。
10月中旬,邊防軍的編制和裝備調整、補充工作基本結束。從當時人民解放軍部隊的編制裝備來看,邊防軍的武器裝備可以說是最強的,遠遠超出了其他部隊。據第13兵團估計,邊防軍與美軍相比,就火力而言,邊防軍團以下部隊除了沒有坦克之外,其他火力與同建制美軍部隊差距不是很大。但師以上部隊的火力則有懸殊差距。最大的缺陷是缺乏有效的反坦克和防空兵器。
1950年10月,總后勤部在地方各級政府和各大軍區的大力協助下,共從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為邊防軍制作調撥棉衣34萬套、棉皮鞋36萬雙,棉帽、棉背心、絨褲、棉大衣各40萬套,棉手套、棉襪各70萬雙。
由此可見,東北邊防軍的組建和各項準備工作就比較充分。人民軍隊一直是講官兵一致、愛護士兵的,如果有準備的時間,我們國家會毫不猶豫地拿出家底來保障志愿軍出國作戰,志愿軍后來在朝鮮戰場上的勝利離不開祖國人民的大力支持。
后方為志愿軍炒炒面
根據朝鮮戰場形勢發展,中央軍委又增調第50軍加入第13兵團,并部署準備解放臺灣的第9兵團為邊防軍二線部隊,位于寶雞、天水、平涼區域的國防預備隊第19兵團為邊防軍三線部隊。
第9兵團,由20、26、27三個軍組成。這支原本駐扎在東南沿海的勁旅是計劃作為解放臺灣的主力部隊,裝備好,素質高,具有很強的戰斗力。9月初,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奉命進京,受領任務。9月7日,陳毅主持召開第9兵團軍以上會議,傳達了新的任務,要求部隊適應新的作戰任務,立即集中,突擊進行人員補充,待命北上。調整補充后,第9兵團轄3個軍12個師,總兵力達15萬余人。
10月1日起依次北上,進入山東境內集結,10月下旬基本進入指定地區,并先后轉入整訓。10月27日,志愿軍入朝作戰的第一次戰役已經打響。毛澤東主席在洞悉戰場局勢之后。電告志愿軍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宋時輪已來京面談,九兵團定十一月一日起車運梅河口地區整訓,前線如有戰略上急需可以調用,如無此種急需則不輕易調用。”
11月5日夜22時,在認真研究了戰場情況之后,毛澤東主席致電彭德懷、鄧華并告第9兵團司令宋時輪、副司令陶勇,確定第9兵團立即入朝,具體任務是“江界長津方向應確定由宋兵團全力擔任,以誘敵深入尋機各個殲敵為方針。”
志愿軍戰士領炒面
第9兵團奉命緊急進入朝鮮,是由于戰場形勢發展的需要。過了三八線的美軍進軍很快,1950年11月21日上午,從元山登陸的美軍第7步兵師第17團在沒有戰斗的情況下占領鴨綠江南岸的惠山鎮。進入惠山鎮后,美軍17團的官兵興奮異常,紛紛歡呼“勝利”,甚至有人向鴨綠江中撒尿,以仿效當年二戰時美軍在萊茵河撒尿的舉動。當時,靠近鴨綠江的江界是朝鮮政府臨時所在地。如果不能增兵實施反擊,從根本上改變朝鮮戰局,后果不堪設想。
第9兵團長期駐扎在江南,戰士們隨身的裝備中根本就沒有用于寒帶地區的衣服裝備,原準備在東北集結時更換。沒有料到朝鮮戰場的局勢變化得太快,急需第9兵團立即入朝參戰。因此,只有依靠東北軍區臨時解決了一部分干部和戰士的棉裝。
對于整個第9兵團而言,敵人既沒有給我們整訓時間,又沒有給我們入朝臨戰針對性訓練時間,很多部隊連入朝參戰的政治動員都是在火車運輸的過程中進行的。作為江南子弟,對于如何預防凍傷、如何處理凍傷情況,都是需要通過訓練來解決的。所以,時間,是敵人沒有給我們這個時間。
志愿軍英勇殲敵
再次,后勤運輸保障跟不上是由于敵人太瘋狂,我們只能勇往直前。
在抗美援朝的前期,志愿軍缺乏必要的防空火力,新中國剛剛組建的空軍尚不能投入戰斗。美國空軍極端瘋狂,從早到晚肆無忌憚地狂轟濫炸,只要是見到地面活動的物體就轟炸、掃射,實施無差別的攻擊。開戰以后,又炸毀了長津湖地區所有的房屋,志愿軍軍以上干部只能住礦洞,師團干部只能住菜窖,第58師參謀長胡乾秀和第174團政委郝亮就是在地窖里被炸犧牲,普通戰士只能雪地露宿。由于戰區突然降溫、缺乏防寒衣物裝備、缺少抗凍經驗和措施,許多戰士在戰場上被凍傷,也有的戰士負傷后因為得不到及時的救助最終被凍死,造成大量減員。
美軍飛機在朝鮮半島上空施虐
美軍除進行防凍訓練外,還有大量的防寒物資保障。陸戰第1師的冬裝包括防寒帽、厚呢軍裝、毛衣、大衣、毛襪、皮靴和鴨絨睡袋。連隊裝備棉帳篷、火爐等。每班、每輛車除配備小汽油爐外,陣地上還有專門供熱的電爐。有肉、豆制成的熟食罐頭(C 種野戰口糧),甚至有肉、奶制品、蔬菜、水果罐頭(B 種野戰口糧)供應。美軍的防寒能力,許多條件是志愿軍根本無法具備的。但即便如此,長津湖之戰美軍非戰斗減員仍高達 7313 人,其中大部分是凍傷。
客觀的現實決定了我們只能在這樣的條件下去和一個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在軍事實力上都比我們強大得多的對手去作戰;為了贏得戰爭的最終勝利,注定我們要付出更大的代價,而這代價就是生命,是那些剛剛享受勝利果實的年輕戰士的青春和熱血,正是他們用鋼鐵般的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贏得了戰爭的最后勝利。
犧牲的志愿軍
戰爭是別人強加給我們的,形勢不因我們良好的意愿而不會向壞的方向發展。對待侵略者,就得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同他們對話,這就是以戰止戰、以武止戈,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
曾經任志愿軍40軍政委的袁升平將軍動情地說:“我是1929年參加紅軍,歷經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無數次戰役、戰斗,打了一輩子仗,最值得自豪的是與世界頭號強敵交鋒的抗美援朝戰爭,這是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一次保家衛國的正義戰爭,它證明了我們中華民族是硬骨頭!……一個民族的骨頭不硬不行。骨頭不硬,就受到列強欺辱;骨頭不硬,在國際上就沒有地位;骨頭不硬,就難以振興中華!抗美援朝戰爭打造出了我們民族的硬骨頭!”
志愿軍靠頑強意志在冰天雪地里戰斗
在長津湖戰役中受中國人民志愿軍沉重打擊的美陸戰一師作戰處長鮑澤上校在回憶錄中寫道:“我相信,長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國軍隊不顧傷亡的狠命打擊是每一個陸戰隊員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噩夢?!?/p>
“決定戰爭勝敗的是人民,而不是一兩件新式武器”。如今,大洋彼岸又有人在叫囂,要制造“讓中國感到恐懼”的超前技術。中國已經給予了最硬核的回答,“建議他去問問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同不同意?!?/p>
“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