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盧家民 韋佳喜 宋習文 通訊員 范楠
高溫酷暑下,清熱解暑的西瓜銷售火爆。新鄉市延津縣多部門聯動,指導當地黃河故道的沙地西瓜田間管理和豐收采摘,保障城市瓜果市場的足量供應。
7月14日,新鄉市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全市局地氣溫超過40℃。極端天氣下,被譽為“黃河故道黃金蜜”的延津西瓜正值上市高峰。在新鄉市延津縣石婆固鎮,連片的瓜田里,綠紋斑駁的西瓜堆積如小山,當地農業專家也及時走進田間,對高溫天氣下西瓜采摘時間和管理措施進行指導。
“這幾天溫度比較高,咱們摘瓜的時候要避開高溫時段,清晨或者是傍晚進行采摘,同時要進行物理降溫,瓜下墊草或者是用老葉覆蓋,水肥管理方面,要小水,不能大水漫灌,防止對口感有影響。”延津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李繼淑說。
作為豫北西瓜核心產區,延津縣西瓜種植面積超過7000畝。當地黃河故道特有的沙質土壤,透氣性好,晝夜溫差大,為西瓜生長提供了理想的自然條件。炎炎夏日中,瓜農忙著挑選、采摘、裝車,將一車車清涼送往千家萬戶。今年夏季,延津縣預計有14000噸西瓜供應市場。
延津縣石婆固鎮西史莊村種植戶肖紀山告訴記者:“今年我種了四五畝西瓜,畝產4000斤左右,價錢比去年高點,賣8毛9毛,由于這幾天的連續高溫,西瓜價格稍微有點抬頭,比前幾天也好賣。”
“現在俺村種的西瓜品種都是農科所的高質量的品種,有龍卷風、高抗8號、高抗5號,吃著口感好,又酥又甜,水分也大。”延津縣石婆固鎮西史莊村黨支部書記萬尚利說,“套種有小麥、玉米、紅薯,農民收入也高了,干勁也大了。”
面對極端高溫,當地多部門聯動為瓜農撐起“遮陽傘”。氣象局每日向瓜農推送氣溫信息,預警高溫時段;農業局組織農技專家深入田間,手把手教瓜農如何與烈日“搶時間”、護品質。
新鄉市延津縣石婆固鎮副鎮長謝景聰告訴記者:“下一步我們鎮政府將積極引導村集體組建西瓜種植合作社,通過貼統一標簽的形式,提升我們沙地西瓜的品牌影響力跟價值,同時依托我們本地的網絡銷售平臺,打通電商銷售渠道,擴大銷售量。”
編輯:韋佳喜
二審:段玉龍
三審:盧家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