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從正規渠道進貨,怎么就成了侵權被告?”這是許多小商家遭遇商標糾紛時產生的困惑。今天,我們就通過以下案例來深入探討一下。
某衛廚公司 VS 某百貨店
某衛廚公司是涉案商標的權利人,其商標在排油煙機、電熱水器、廚房爐灶等商品上頗具市場知名度。該公司發現,某百貨店在抖音平臺上銷售帶有涉案商標的水槽,認為這侵犯了其享有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遂將某百貨店告上法庭。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定某百貨店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行為構成商標侵權,判決其賠償某衛廚公司經濟損失及維權支出的合理費用共計 5000 元。
某百貨店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并提交了新證據:三份淘寶訂單頁面截圖以及兩份涉案抖音平臺店鋪訂單頁面截圖。以上證據擬共同證明,被訴侵權商品是某百貨店經營者從淘寶店鋪 “某廚衛電器直銷店” 購買,再直接發貨至在涉案抖音平臺店鋪下單的購買者填寫的收件地址,以此說明被訴侵權商品具有合法來源。
海南自由貿易港知識產權法院對上訴進行審理后認為,某百貨店所提供的證據能夠證明其所銷售的被訴侵權商品的來源,且進貨價與零售價均符合市場交易價格。某百貨店作為開設網店經營日用百貨的個體工商戶,在進貨和銷售過程中已盡到合理注意義務,且銷售時不知被訴侵權商品侵害某衛廚公司涉案注冊商標專用權,故某百貨店提出的合法來源抗辯成立。
根據商標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某百貨店不承擔賠償責任,但由于其銷售行為構成商標侵權,仍需賠償某衛廚公司維權合理開支費用,最終改判某百貨店賠償某衛廚公司維權合理開支 1000 元 。
合法來源抗辯
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在商標侵權糾紛中,“合法來源抗辯” 是銷售者可能免除賠償責任的關鍵因素。那么,到底什么是 “合法來源抗辯”,又該如何進行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規定,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構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同時,《商標法》也明確規定商標侵權糾紛中銷售者免責的情形,即合法來源抗辯: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銷售者合法來源抗辯成立,需要同時滿足銷售者無主觀過錯的主觀要件和被訴侵權產品具有合法來源的客觀要件。主客觀要件相互關聯,如果銷售者能夠證明其遵從合法、正常的市場交易規則,取得所售產品的來源清晰、渠道合法、價格合理,其銷售行為符合誠信原則,合乎交易慣例,則可推定銷售者不知道其所銷售產品系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也即該銷售者無主觀過錯,進而認定銷售者合法來源抗辯成立。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合法來源抗辯規則成立,根據《民法典》的規定,銷售者仍需承擔停止侵害的責任。此外,近年來,法院逐漸傾向于認為,權利人的合理維權費用應得到支持,如商標維權過程中產生的律師費、調查取證費等。
廣大經營主體在日常經營過程中,一定要嚴格審查供貨商資質,保存完整交易記錄,給商品合理定價。要從合法渠道進貨,核實供貨商的身份,主動索取進貨單、收據、發票等相關憑證,相關憑證須明確載明產品名稱、規格、數量、價格、供貨商等信息。這樣,即便遭遇商標糾紛,也可能憑借充分的證據和合法合規的經營行為,運用 “合法來源抗辯” 這一法律武器,最大程度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
來源 | 北京高沃知識產權(ID: gaowoip-com)
編輯 | 北京高沃知識產權(ID: gaowoip-com)
聲明 | 部分圖文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