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亞洲大師精英邀請賽二階段瑞士輪的戰報,再次將英雄聯盟次級聯賽的發展差距擺上臺面。在第五輪比賽中,NS二隊橫掃AL二隊,以4勝1負的戰績收官,而KT二隊、T1二隊等LCK次級隊伍也紛紛取勝。最終,LCK次級聯賽不僅包攬了兩個4勝0負和四個4勝1負的名額,更以85分的總積分遠超LDL的14分和LCP二級聯賽的10分,強勢鎖定10月正賽的6個名額,形成對亞洲次級賽場的絕對統治。
從積分榜單來看,LCK次級隊伍的表現堪稱斷層式領先。KT二隊與T1二隊同積15分并列榜首,兩隊在兩個瑞士輪階段均保持穩定發揮,分別拿下8分與7分的階段積分,直接鎖定正賽資格。DRX Challengers、Freecs Challengers等隊伍緊隨其后,總積分均突破13分,展現出LCK次級聯賽整體的高水準。
相比之下,LDL隊伍的表現相形見絀。排名最高的Bilibili Gaming Junior僅積3分,且所有隊伍的總積分均未超過3分,與LCK次級隊伍的差距一目了然。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勝負結果上,更反映在賽場統治力上——NS二隊對陣AL二隊時,首局大勝、次局逆轉,展現出成熟的戰術執行與心態調整能力,而類似的碾壓場景在多場LCK次級對陣其他賽區隊伍的比賽中反復上演。
事實上,LCK次級聯賽的強勢并非偶然。從隊伍構成來看,NS二隊等隊伍中不乏曾在一隊效力的“老面孔”,如Fisher、布兜等選手,他們的經驗為次級隊伍注入了即戰力;而完善的升降級制度與人才培養體系,則讓LCK次級聯賽形成了“以老帶新、良性循環”的生態。
反觀LDL,近年來頻繁曝出的假賽丑聞、人才斷層等問題,嚴重制約了聯賽的健康發展,導致年輕選手難以獲得優質的成長環境。有評論直言“中國的次級聯賽已經變成假賽區了”,認為LDL在競技水平與規范性上與LCK次級存在巨大差距。更有聲音指出“LDL存在就是為了吃菜”,暗指聯賽可能存在的菠菜問題,這一爭議讓LDL的發展困境浮出水面。
次級聯賽的差距,可能對頂級聯賽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LCK次級的強勢表現,意味著其擁有更充足的后備力量,而LDL的疲軟則可能導致LPL未來面臨“后繼無人”的困境。
10月的亞洲大師賽正賽即將到來,LCK次級隊伍的6個名額與LDL的3個名額形成鮮明對比。這場次級聯賽的較量,或許將成為兩大賽區未來競爭的預演——當差距從“次級”開始蔓延,LPL需要的不僅是短期的成績突破,更是長期的體系革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