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10時,西北大學現代學院 “秦隴韶音” 暑期社會實踐團的成員們,懷著激動又期待的心情,走進了西安西咸新區秦藝秦腔劇團,開啟了這場以 “探秦腔之韻,鑄文化之魂” 為主題的調研活動。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成員們一直希望能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這次與秦腔的近距離接觸,讓成員們深刻感受到了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PART.1
沉浸式體驗:首扮小生,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一進入劇團的化妝間,濃郁的藝術氣息就撲面而來。妝儀老師熱情地接待了成員們,當得知有團員想嘗試秦腔扮相時,老師立刻答應為其勾畫 “小生” 臉妝。只見老師手持畫筆,神情專注,一筆一劃都蘊含著深厚的功底。隨著色彩在臉上逐漸暈開,一個俊朗的小生形象慢慢浮現。
在化妝的同時,老師還耐心地為成員們講解秦腔的妝容知識,“秦腔的妝容講究‘濃墨重彩’,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妝容特點,小生的妝容要俊朗清秀,以體現其年輕氣盛的特質。” 化妝完成后,老師又教成員們唱起了《三滴血》中 “祖籍陜西韓城縣,杏花村里有家園” 的經典唱段。
當一位團員穿上戲服,跟著老師學習臺步、亮相時,他從一開始的生澀到后來動作的嫻熟再到登臺亮相,長達三個小時的一對一學習也算不負眾望。一抬頭、一亮相,還真有幾分小生的模樣。結束后,他感慨道:“以前總聽人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今天親身體驗了才明白這句話的分量。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亮相動作,就需要反復練習才能達到標準,更別說那些復雜的唱腔和身段了。”雖有挑戰,但實踐團成員們紛紛奮勇爭先、走進秦腔。
PART.2
專業記錄:
用鏡頭定格秦腔的高光時刻
為了更好地記錄秦腔藝術的精彩瞬間,實踐團攜帶了專業的4K拍攝設備,并分成小組對劇團的日常教學進行跟拍。劇團的排練廳里,老一輩藝術家們都在認真地練習著,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唱腔都精益求精。
成員們重點記錄了《三娘教子》《探窯》《花亭相會》等經典劇目的選段,鏡頭下,演員們的身段優美流暢,水袖飛舞間盡顯風情,帽翅功更是令人驚嘆,那看似簡單的帽翅,在演員的操控下上下翻動,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將角色的情緒表達得淋漓盡致。
攝影組的同學們更是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們小心翼翼地調整著設備,力求將老一輩藝術家們高超的演繹技巧完美地展現出來。看著鏡頭里那些精彩的畫面,成員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因為他們知道,這些影像將會成為珍貴的資料,讓更多人有機會欣賞到秦腔藝術的精華。
此次走進秦藝秦腔劇團的活動,讓每一位成員都收獲滿滿。成員們不僅零距離感受到了秦腔的魅力,更深入了解了秦腔藝術表演的精華。后續,“秦隴韶音” 實踐團還將繼續開展相關的調研和宣傳活動,用實際行動為秦腔這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注入青春活力,讓更多的人了解秦腔、熱愛秦腔,讓這門古老的藝術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西北大學現代學院
“秦隴韶音”2025暑期社會實踐團
文字丨郭子幼
排版丨陳曉宇王瑞欣
圖片丨鄒佳麗 劉晶 楊欣怡
指導老師丨郭依諾 司亞 郭一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