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記憶,深深鐫刻在長江邊的一元路與勝利街交匯處。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珍藏著我與渡江有關的珍貴片段,隨著歲月流轉,愈發熠熠生輝。
小時候,每年7月16日的橫渡長江活動,是江邊最熱鬧的時刻。那一天,濱江公園內紅旗飄飄,迎風招展,節日的喜慶氛圍撲面而來。沿江大道市政府禮堂邊擺滿攤位,飄著山西刀削面的香氣,還有金黃酥脆的麻花,魚皮花生米,物資匱乏的年代,這些美食充滿誘惑。觀看橫渡長江需憑參觀券入場,能進去就意味著可以品嘗到這些美味。正式渡江前,多架直升飛機在空中盤旋,緊接著是精彩的跳傘表演。絢麗多彩的降落傘緩緩綻放,如同一朵朵盛開在天際的花朵,色彩斑斕,無比壯美。那份震撼與向往深深烙印在我心底,年幼的我暗暗立下誓言:長大后,我也要投身這壯闊的渡江活動!
1976年7月16日,正值紀念毛主席橫渡長江十周年,13歲的我終于迎來了夢寐以求的機會。學校早早組隊,從端午節前后便開啟集訓。每天清晨,我們搭乘卡車奔赴東湖,上午奮力游完2000米,中午在樹蔭下鋪上自帶的草席稍作休息,下午繼續挑戰2000米,暮色中才踏上返校之路。那時,訓練不僅能免去考試,中午還有美味的鹽蛋加餐,同學們個個熱情高漲。可惜試渡后,我因耳朵進水患上中耳炎,與正式渡江失之交臂,滿心皆是遺憾。
所幸,這份遺憾在次年得以彌補。1977年,我終于成功橫渡長江,如愿以償。
1992年之后我連續參加了二十多屆渡江節,“堅持就是勝利”的信念,支撐著我一路前行。
1996年,我帶著愛人一同投身江水的懷抱,共享這份獨特的浪漫。受我的影響,女兒也愛上了游泳,小學五年級時便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被武漢市體校錄取。2009年,我和女兒分別在不同方隊橫渡長江,雙雙捧回珍貴的“金鑲玉”金牌,那一刻的喜悅與自豪難以言表。
2013年6月,女兒帶回的新成員和我們一共四人,共同參加了第四十屆渡江節,在共赴目標的途中深化了親情的聯結。
站在江邊,準備躍入江水的每一個瞬間,過往關于成長、堅持與熱愛的回憶便如潮水般涌來。長江見證著我對渡江的熱愛,這份熱愛歷經歲月,從未改變。
今年,迎來了第50屆武漢716渡江節,這對我而言意義非凡。從青蔥年少到兩鬢微霜,游泳已陪伴我走過五十余載。它不再只是一項愛好,更成為融入生命的習慣,給予我勇往直前的力量。
如今,我們雖已步入中老年,卻愈發懂得“傳承”二字的分量。近年來,渡江隊伍中年輕的面孔不斷涌現,我們毫無保留地將多年積累的渡江技巧、應對江浪的經驗傾囊相授。看著曾經在水中略顯笨拙的小伙子們,如今已能在江濤中自在暢游,成長為方隊骨干,內心滿是欣慰。
借此機會,我想對年輕人說:橫渡長江并非遙不可及。只要掌握基礎泳技,懷揣破浪前行的勇氣,克服對自然水域的恐懼,每個人都能在長江的懷抱中綻放光芒。長江的浪花永遠為勇者翻涌,期待更多年輕朋友加入我們,讓這份跨越半世紀的渡江情懷,在時代的浪潮中代代相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