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又一次把汽車行業攪得天翻地覆,這次既非降價風暴收割用戶,也不是發布新車藍圖吊人胃口,而是要把一個“行走的博士級大腦”塞進你的特斯拉。
就在xAI剛剛推出號稱“全科碾壓博士”的Grok 4之后,馬斯克便在X平臺斬釘截鐵宣布:“下周起,它將成為特斯拉的座上賓。”
看到這里,我們不免心生疑問,一個能解析圖像、對答如流、被馬斯克捧上神壇的AI,一旦入駐每日陪伴我們的移動空間,究竟是解放雙手的科技福音,還是讓我們從此在車內噤聲的移動監控兼話癆呢?
今天我們就深入剖析,Grok的這趟“上車”之旅,看看這究竟是馬斯克顛覆未來的關鍵一步,還是又一次華麗的預告片?
什么是Grok?
近期,最新發布的Grok 4,被馬斯克以“全學科碾壓博士”的驚人評價送上熱搜。此言雖顯夸張,但直指其強大的知識處理能力。然而,一個考試能力超群的AI,塞進方向盤后的鋼鐵軀殼中,究竟能做什么?
個人看來,馬斯克急于將Grok植入特斯拉,絕非為了滿足用戶行車途中詢問“1+1”的初級需求。因為特斯拉的核心命脈,始終是數據。 過去特斯拉依賴Autopilot收集海量道路信息,如今引入Grok,無異于為數據捕獲系統加裝了超級感官。
本質上,Grok是馬斯克構建“數字帝國”的核心樞紐。左手緊握X平臺的社交數據洪流,右手掌控特斯拉捕捉的億萬公里出行軌跡,Grok正是貫通這兩大生態的超級橋梁。從此,你的愛車將超越交通工具的原始定義,進化為馬斯克洞察你生活習慣、情緒密碼、消費傾向的“移動數據終端”。這份野心,甚至超越了殖民火星的藍圖,畢竟火星遙不可及,而你的方向盤后,每分每秒都在為他的數據帝國添磚加瓦。
正所謂在數據即權力的時代,誰能掌握用戶的全景畫像,誰就扼住了未來商業的咽喉。
光鮮技術的背后
馬斯克對Grok 4的推崇近乎狂熱,他在直播中豪言:“Grok 4在幾乎所有學科上都比人類研究生更聰明。”其自信源于百倍于前代的訓練規模與十倍于對手的強化學習投入。然而,華麗數據的背面,是令人窒息的燒錢速度。
據悉支撐Grok 4的“Colossus”超算中心,在去年7月啟動時便武裝了10萬塊頂級AI芯片,今年2月規模翻倍至20萬塊,終極目標直指百萬級別!那么資金從何而來?就在發布會前夕,xAI宣布斬獲100億美元融資,加上此前兩輪各60億的融資,成立僅兩年的xAI,公開融資總額已達駭人的220億美元(約1579億人民幣)!
更令人驚嘆的是,這筆天文數字在當今白熱化的AI軍備競賽中仍顯單薄。內部消息透露,xAI目前月度運營消耗已高達10億美元,截至今年3月底,賬面現金僅余40億。新融得的100億看似解渴,實則杯水車薪,明年必將再度開啟“找錢”模式。與競爭對手相比,xAI的商業化節奏明顯遲緩,主要收入依賴X平臺訂閱服務,預計今年收入僅5億美元,與OpenAI今年預計的127億相去甚遠。馬斯克亦坦言,此等量級的虧損在AI巨頭中已成常態,根源正是服務器與芯片構筑的金錢熔爐。
更值得玩味的是Grok 4的定價策略,其基礎版年費為300美元(約合人民幣2154元),高級版年費高達3000美元。顯然,這樣的價格已遠超普通消費者對“車載娛樂”的心理價位。當技術光環遭遇真金白銀的考驗,用戶是否愿意為其支付如此溢價?我想市場會給出最現實的答案。
此外,更大的陰影來自即將到來的巨頭碾壓。2025 年夏季,OpenAI 的 GPT-5 即將發布,其多模態能力與推理效率或全面超越 Grok4。微軟、谷歌等巨頭今年計劃投入3200億美元加碼 AI,而xAI的100億融資在這場 “燒錢戰爭” 中不過杯水車薪。
車叔總結
總的來看,馬斯克將Grok 4植入特斯拉的決策,本質上是一場規模空前的科技豪賭。 他賭的是用戶愿意用隱私交換前所未有的智能體驗,賭的是Grok能在巨頭林立的AI戰場殺出血路,賭的是這輛“會思考的車”能重塑人車關系,定義下一個出行時代。不可否認,Grok 4的多模態能力與數據整合潛力,確實可能重塑汽車智能化的范式,但高昂的成本、滯后的商業化、模糊的隱私邊界,又讓這場豪賭充滿不確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次豪賭的結局,勢必將隨著Grok在你方向盤后的每一次應答,在公路上徐徐展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