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提起國產車,不少人心里總有點打鼓:“樣子做得再好看,核心的發動機怕是還得靠進口吧?”
不光是咱們自己人這么想,很多外國人更是帶著偏見,覺得中國汽車工業就是 “組裝廠”,真要論技術,還得看歐美和日本的老牌車企。
這種想法像層窗戶紙,一直沒人能徹底捅破,直到紅旗 H9 被日本人拆開的那天,大家才發現,原來咱們自己早就造出了好發動機。
說起來這事還挺巧,日本那邊前段時間拿紅旗 H9 做技術評估,本來可能是想看看這車到底 “水分” 有多大,結果拆開發動機艙一看,當場就愣了:這臺讓 H9 跑起來又穩又有勁的發動機,居然沒貼任何外國牌子,從頭到腳都是中國自己造的,技術還相當先進。
消息一傳出來,不少國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啥時候中國在發動機上這么牛了?
要知道以前,國際上對中國汽車的印象可太固定了。他們總覺得,中國車企能把車殼子做得高端大氣,內飾搞得舒服豪華,但真正的核心部件,像發動機、變速箱這些,肯定得從國外買。
畢竟人家有百年車企,技術積累厚,咱們起步晚,能攢出一輛能開的車就不錯了,哪敢想自己造發動機?
但紅旗 H9 這事兒一出來,這層偏見算是被徹底打破了。現在國外開始慢慢相信:中國真能造出靠譜的好車。
其實不光是 H9,紅旗旗下的車,發動機全都是咱們自己的。就拿大家常見的 H5 來說,低配版用的 1.8T 發動機,高配版用的 2.0T 發動機,沒一個是進口的,全是一汽自己研發的。
還有 H7 上那臺 3.0 排量的發動機,別看它最初是參考豐田皇冠的技術改的,現在動力早就超過原版了,最大能輸出 231 匹馬力,同級別車里很少有能比得上的。
H9 上的發動機就更厲害了,是國內第一臺批量生產的 “機械增壓直噴發動機”。
可能有人聽不懂這詞兒,說白了就是它不靠額外的渦輪滯后發力,而是直接靠發動機本身帶動壓縮機往氣缸里壓空氣,動力來得特別快,踩下油門半秒鐘就能爆發出最大勁兒。
工程師們還給它裝了智能水溫控制,油耗降了不少;噴油嘴用了多孔高壓設計,油霧打得更細,燒得更干凈,不光有勁還耐用。
這一下就突破了好幾個國外卡脖子的技術,光核心創新就有五項。
紅旗一直有個死規矩:只要國內技術能做到的,核心部件堅決不用進口,所以你開的每一輛紅旗車,都是實打實的 “中國芯”。
最近紅旗又搞出個大動靜 —— 新的 V12 發動機下線了。這玩意兒在汽車圈里可是“皇冠上的明珠”,公認最難造。
官方說這臺發動機最大馬力 762 匹,扭矩 1100 牛?米,以后會裝在高端豪車和特種車上。
可能有人沒概念,這么說吧,以前紅旗 L5 上那臺 V12 發動機才 400 匹馬力,現在直接快翻倍了,而且還是渦輪增壓加直噴,技術上跨了一大步。
有人說這臺新 V12 跟奔馳的老發動機有點像,這話不全錯。早期紅旗的 V12 確實參考過奔馳 M120 的設計,畢竟人家那是經典機型。
但現在這臺新的,是在咱們自己的平臺上優化出來的,工程師們沒動缸體缸蓋這些核心結構,就靠加渦輪、改噴油技術,硬生生把馬力提了這么多。
這本事可不是誰都有的,要知道,奔馳那臺 M120 也是 “神車”,加個渦輪就能輕松飆到 600 多匹,而咱們的工程師用類似的思路,把國產 V12 的性能推到了新高度。
不過這臺大馬力發動機,跟咱們老百姓日常開車關系不大,它主要是給特種車準備的,比如新一代的紅旗禮賓車、檢閱車,還有那些自重超五噸的防彈車。
這些車看重的不是油耗 而是平順性、靜音效果,還有關鍵時刻的可靠性。比如遇到意外沖擊,發動機能不能繼續工作?在重要場合,它得像美國總統座駕的發動機一樣,穩穩當當不 “掉鏈子”。
往大了說,這臺發動機更是一種 “實力秀”。國際場合上,兩國的禮賓車停在一起,咱們的車帶著 760 多匹馬力的混動發動機,旁邊的可能還不到 700 匹,這細節里藏著的就是工業實力。
就像意大利的禮賓車不用超跑發動機一樣,這種發動機從來不是為了家用,而是國家軟實力的一部分,告訴世界“中國能造出頂尖發動機”。
紅旗能走到今天,真不是一帆風順的。以前總有人質疑:“國產發動機靠譜嗎?”
研發人員沒多說什么,就是悶頭干。他們從模仿學習開始,一點點試錯,把別人覺得 “不可能” 變成 “可能”。
現在不光發動機自主了,技術還跑到了前面,這背后是多少個日夜的實驗,多少回失敗后的重來。
他們的努力沒白費,現在國外訂單慢慢多了,國產汽車出口越來越順,連日本車企都開始認真考慮跟咱們合作了。
當然了,咱們也得清醒,跟那些百年車企比,咱們還有差距。國際上知道紅旗、比亞迪的人還不夠多,很多人買東西還是認老牌。
但這次發動機的突破,已經讓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國產汽車的潛力。以后只要接著把核心技術搞扎實,把品牌形象做起來,相信會有更多人愿意選中國車。
從被質疑 “造不出好發動機”,到現在用實力讓世界刮目相看,紅旗的 “中國芯” 不光是給汽車加了勁,更給咱們整個制造業提了氣。
這背后藏著的,是中國技術的進步,是研發人員的堅持,更是咱們對 “中國制造” 越來越強的信心。
未來的路還長,但只要接著這么干下去,國產汽車肯定能在世界舞臺上越來越耀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