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該是青春飛揚的年紀,本該有無數(shù)種可能的未來,可這一切都在川西的那條河里戛然而止了。
面目全非的遺體,讓人實在沒法想象這曾經(jīng)是個24歲的年輕人,一個剛剛開始闖蕩人生的孩子。
到底是什么讓這場悲劇發(fā)生的?沉默的家屬又在承受著什么?
作者:含
當河水"吞噬"了24歲的青春
7月14日下午,當DNA鑒定結果確認的那一刻,所有關注這起事件的人心都沉了下去。
說實話,大家心里其實都有準備,但真正聽到消息時,還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
這個年輕的川西司機,在湍急的河水中浸泡了整整10天,遺體被無情地沖到了下游50公里外才被發(fā)現(xiàn)。
從7月2日事故發(fā)生到現(xiàn)在,整整12天的搜尋,600多名搜救人員夜以繼日地尋找。
你想想看,50公里是什么概念?相當于從城東跑到城西兩個來回。
河水就像貪婪的野獸,把這個年輕人帶走了這么遠的距離,想想都讓人心疼。
更讓人心疼的是,和他一起出事的還有三對母女,其中兩個年僅13歲和14歲的小女孩。
這些遺體被發(fā)現(xiàn)的地點,距離事故現(xiàn)場越來越遠:車內、15公里、20公里、50公里。
每一個數(shù)字背后,都是家屬撕心裂肺的等待,都是搜救人員不眠不休的付出。
關鍵是,這個司機才24歲,正是意氣風發(fā)、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年紀。
誰能想到,一次看似普通的包車旅游,竟然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程。
24歲遇上川西險路,這場較量太不公平
網(wǎng)友們議論最多的,就是這個司機的年齡問題。24歲,能有幾年駕齡?
就算18歲就考了駕照,滿打滿算也就6年時間,這點經(jīng)驗面對川西的險路,確實讓人捏把汗。
川西那些路,說是在刀尖上跳舞都不為過,老司機都得小心翼翼。
更別說一個剛入行沒多久的年輕人,遇到突發(fā)狀況,手忙腳亂是難免的。
有交通安全專家說過,開車這事兒,沒個十年八年真不敢說熟練。
特別是山路駕駛,什么時候該踩剎車,什么時候該避讓,全憑經(jīng)驗和感覺。
據(jù)統(tǒng)計,川西地區(qū)年輕司機的事故率比老司機高出3倍多。
這不是歧視年輕人,而是客觀現(xiàn)實:缺乏專業(yè)培訓的年輕司機,在復雜路況下就是"移動炸彈"。
應急救援專家也指出,雨季的川西就是給司機設的"大考場",及格都不容易。
可現(xiàn)實的矛盾在于,川西旅游越來越火,包車需求暴增,但有經(jīng)驗的老司機就那么多。
旅游旺季時,很多旅行社為了接單,只能讓年輕司機"硬著頭皮上"。
這種供需不匹配,直接導致了安全保障能力的嚴重不足。
一個司機倒下,整個行業(yè)都在"裸奔"
這起事故絕不是偶然,而是包車行業(yè)"野蠻生長"的必然結果。
去年8月,同樣是川西,一個29歲的新手司機在相似路段出事,造成2死3傷。
調查顯示,那個司機駕齡僅3年,從未接受過專業(yè)培訓。
反過來看,去年10月有個45歲的老司機,在相似路段遇到落石,憑借20年駕駛經(jīng)驗成功避險。
保護了車上8名游客的安全,這就是經(jīng)驗的價值,是用時間和里程數(shù)"喂"出來的本事。
可現(xiàn)在的包車市場,安全成了奢侈品,便宜和快速才是王道。
有統(tǒng)計顯示,78%的包車司機沒接受過專業(yè)山地駕駛培訓,這數(shù)字看著都心驚肉跳。
說白了,這就是拿命在賺錢,拿游客的命在做生意。
對于遇難司機的家庭來說,失去一個年輕的兒子,腸子都要悔青了。
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痛苦,攤在誰頭上都受不了,難怪家屬到現(xiàn)在還一聲不吭。
這種沉默,可能是過于悲痛,也可能是在承受著外界的質疑和壓力。
畢竟網(wǎng)上有不少聲音在討論司機的責任問題,家屬心里肯定不好受。
但這起事故影響的絕不僅僅是一個家庭,整個川西旅游業(yè)都在反思。
游客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安全選擇標準,不再只看價格,更關注司機資質。
給青春的冒險畫條"安全線"
這場悲劇之后,變化正在悄悄發(fā)生。四川省應急管理廳已經(jīng)建立了高風險路段預警機制。
阿壩州政府也表態(tài),計劃加強旅游包車司機的資質審查,不能再讓年輕司機"裸奔"上路。
說到底,咱們得想想辦法,給青春的冒險精神裝上"安全閥"。
有專家建議建立分級駕駛證制度,高風險路段必須"持證上崗"。
就像飛行員要分機型一樣,山地駕駛也應該有專門的資質認證。
技術方面,車載監(jiān)控、預警系統(tǒng)正在普及,讓科技當"副駕駛"。
更重要的是文化層面的轉變,從"膽大包天"到"安全第一"的觀念革命。
年輕人的勇氣值得點贊,但勇氣不該用命來證明。
真正的勇敢,是在挑戰(zhàn)中把自己保護好,活著比什么都重要。
旅游企業(yè)也開始行動了,不少公司重新審視司機招聘標準,經(jīng)驗成了硬指標。
有的企業(yè)甚至給年輕司機配"師父",一對一傳幫帶,確保安全技能過關。
讓安全意識在每個人心里"生根發(fā)芽",制度像安全網(wǎng),兜住那些冒險的心。
從長遠看,這種變化是必然的。川西的美景不會因為安全標準的提高而失色,
反而會因為更好的安全保障,讓更多人能夠安心享受大自然的饋贈。
每個年輕生命都是社會的寶貴財富,我們有義務為他們的安全負責。
結語
年輕人的勇氣值得點贊,但勇氣不該用命來證明。真正的勇敢,是在挑戰(zhàn)中把自己保護好。
這事兒之后,川西旅游的"野蠻生長"時代算是要結束了,更嚴的安全標準正在路上趕來。
換成是你選川西旅游,會更看重司機的年齡經(jīng)驗,還是相信年輕人的技術和沖勁?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