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歌手2025》每周五19:30正在湖南衛視、芒果TV火熱播出。7月15日,《光明日報》文藝評論周刊發布題為“《歌手2025》:找到‘綜N代’的破局之道”的評論文章。評論認為,“《歌手2025》通過音樂創新、代際對話與文化互鑒的多維探索,實現從單純的歌唱比賽向展現音樂生態的舞臺的轉變。這種在平衡傳統與創新、專業與大眾、技術與藝術的創新實踐,不僅讓節目煥發持久生命力,也為綜藝節目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鮮活樣本?!?/p>
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作為深耕十余年的老牌音樂綜藝,《歌手2025》在創新與傳承之間找到了新的平衡。今年的節目在延續去年的直播形式同時,通過跨地域、跨代際、跨文化的聯結,構建了全球音樂對話場域,以開放共享的理念,匯聚華語樂壇中堅力量、國際音樂名家及新生代音樂人才,展現不同音樂風格的融合魅力。
本季節目的歌手陣容以年輕化為亮點,首次將00后歌手納入核心陣容。這種節目制作策略不僅契合Z世代占全球流媒體消費67%的市場現狀,更通過突出新生代歌手的差異化表達,成功打造年輕音樂人的成長舞臺,有效緩解了華語樂壇的“斷層焦慮”。歌手們所演繹的歌曲,或采取經典改編模式,或選擇先鋒實驗思路,搭建起不同年齡層觀眾的交流空間。新生代歌手演繹歌曲時,編曲融入搖滾、電子、音樂劇等流派元素,更容易在短視頻平臺發酵與傳播;而中生代歌手演繹《將進酒》《長路漫漫任我闖》等作品,也實現傳統與潮流的融合。不同代際歌手同臺競技,既延續了節目專業性,又凸顯了音樂綜藝的傳承與創新。
本季節目在技術創新方面也實現顯著突破,打造了全新的沉浸式視聽體驗。芒果TV首次開放4K超高清直播,圍繞“全民陪看”“全民導播”“全民預測”“全民圍觀”四個維度,通過社交媒體、直播平臺等多渠道,實現互動方式的迭代升級。直播采取“橫豎機位融合、大小屏互聯、線上與現場互動貫穿”的形式,現場500位大眾聽審化身“虛擬座席”,在線上App直播間呈現。線上用戶進入“云入場”模式,即可了解現場聽審團的實時情緒及投票動態。值得一提的是,節目開創“AI情緒識別”模式,依托先進的AI視覺分析技術,實時捕捉現場聽審團的情緒波動,精準識別鼓掌、起立、流淚等7種情緒瞬間,實時投射至線上虛擬聽審座席。一旦現場聽眾情緒共鳴達到峰值,即刻觸發線上情緒共振效應。還有會員預測等互動模式,也使觀眾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參與決策者。這些手段讓線上觀眾仿佛置身現場,真實感受“現場”情緒共振,見證音樂直擊人心的力量,極大增強了觀眾的參與感。
此外,首發陣容中外籍歌手占比達40%。節目不再局限于“歌手競演”的單一維度,而是強調音樂背后的文化價值,搭建跨文化對話的平臺。例如美國歌手用中文演唱《如愿》,觀眾紛紛評價其“好有誠意”;日本歌手演唱經典日劇《悠長假期》主題曲,并在訪談中分析了東方音樂在旋律與遣詞上的獨特性,也讓該劇粉絲產生了情感共鳴。除了外籍歌手,在芒果TV國際版App和云端國際聽審團中也有很多國際友人,實現了中外音樂愛好者的雙向互動,并讓中國的優秀歌手得到外國觀眾的喜愛。
《歌手2025》通過音樂創新、代際對話與文化互鑒的多維探索,實現從單純的歌唱比賽向展現音樂生態的舞臺的轉變。這種平衡傳統與創新、專業與大眾、技術與藝術的創新實踐,不僅讓節目煥發持久生命力,也為綜藝節目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鮮活樣本。(作者:周逵,系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周逵
編輯|余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