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湖南江永縣紀委監委的一紙通報,讓上江圩鎮中學校長何春紅、副校長何永雄的名字赫然在列——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免去校長職務。一同倒下的還有工會主席陳杰,他因“未制止”而受警告處分。這場始于5月17日農場團建上的違規飲酒,最終演變成一場無法挽回的職業災難。
諷刺的是,這場團建披著“凝聚教師隊伍”的合法外衣。教育局最初的回應顯得輕描淡寫:家屬自費參與是“活躍氣氛”,舍近求遠選擇某農場因“設施完善利于活動”,更辯稱餐費“私人現金結算”——仿佛金錢的流向能洗刷紀律的污點。
然而公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紅網“百姓呼聲”上,網友的三連質問如利刃出鞘:
團建目的究竟何在?
為何要舍近求遠?
公款吃喝飲酒算不算違規?
當公信力在輿論的聚光燈下搖擺,任何辯解都顯得蒼白無力。教育局最終只能將問題線索移送縣紀委監委——這正是對最初“無害化處理”傾向的自我修正。
更深的病灶在于:當校長帶頭舉杯,紀律的堤壩已在無聲中潰決。工會主席陳杰的“未制止”,實則是權力慣性下的集體沉默。一條被縱容的裂縫,最終撕裂了整個團隊的防線。
值得警醒的是,這場看似“小問題”的酒杯風波,卻結結實實砸碎了校長的飯碗,更在當地教育系統掀起了一場整肅風暴。教育局的后續承諾——“加強教職工紀律管理”、“開展警示教育”、“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風氣”——正是對這場代價高昂的教訓的亡羊補牢。
酒杯雖小,能沉巨輪。當某些學校管理者仍心存僥幸,在紀律邊緣試探時,江永縣上江圩鎮中學的案例猶如一面刺目的鏡子——它照見的是:在八項規定精神的高壓線下,任何違規吃喝都注定是一條不歸路。
風清氣正的校園,容不下一杯違規的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