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等房價降的朋友,建議先坐下,喝口水。
不然看到下面這個新聞,容易心跳加速 + 情緒失控 + 瞳孔地震。
新加坡組屋,又雙啜破紀錄了。
Pinnacle@Duxton 五房又成交 $1.58M,絕對是 HDB 頂流
這兩年,“Duxton 神盤” Pinnacle @ Duxton 的價格簡直可以出一本小說,名字我都想好了:
《我不是公寓,但我過得比公寓還體面》
最新成交記錄來自 1D Cantonment Road,
一套五房單位, 面積 1,130 平方英尺,樓層在 34至36層之間,
成交價格是:$1,580,000!也就是 每平方英尺 $1,398。
要命的是,這已經是今年第五套破150萬的Duxton五房單位了。
Clementi 四房也破表了,$1.28M 成交!
你以為 Duxton 是一個例?
不,Clementi 最近也在搞大事。
在 Clementi Avenue 3 的 Clementi Crest,一套四房單位, 剛剛以 $1,280,000 的價格成交。
面積:1,001 平方英尺
樓層:34至36層
每平方英尺價格:$1,279
房齡:剛好滿5年 MOP,還剩94年租期!
這價格,在西區真的算“黃金腰級”房價了。
為啥這些組屋能賣到天價?
這些成交單體看起來很像“失去理智”,但真要分析,這些買家實際上是算得比談情話心的經濟學家。
我最近看到一個真實案例:
買家A,30多歲科技業高管,PR,年薪近30萬,老婆是會計師。本來想買公寓,看了 One Pearl Bank、Sky Everton 等項目,發現:
同樣是1300 sqft,新公寓要220-250萬
管理費每月三四百
不能用太多CPF
一算費用,他們回頭一看,覺得 Duxton HDB 反而創優:
沒有管理費
沒有公擺面積損耗
樓層高、景觀好
租金還好,月租$5k~$6k
所以買家就說:不如花150萬買Duxton,比花250萬買公寓創優多了!
再來點實際數據比一比
但問題也不是沒有,這些你必須知道
? HDB 不是永遠賺錢演繹
Duxton、Clementi 是“神盤”,但不算通用法則。有的舊HDB,租期短、無電梯、住居環境不優。
換句話:
你看到的是別人的高光時刻,但那可能是他花5年MOP、裝修10萬、下樓搜停車位的經歷據換來的。? 轉售限制仍然存在
HDB 很好,但經濟模型不是公寓。 外國人不能買,租賃有限,上市精密約束,屬于協助性住宅系統。
它的價值“有天花板”,現在是多方面效應累積出來的。
Duxton和Clementi,分別是HDB界的愛馬仕和西區黃金腰級房段。
房市這一波操作很明顯:
“誰青春長,誰就值錢; 誰地鐵近,誰就漲瘋。”
自己花錢買房,不是為了看別人品住,而是真想給自己和家人一個安穩地方。
你問:這樣的HDB值得買嗎?
我只能說:
“能上車的時候,請上。上不上車是選擇,能上不能上車,是資格。”
等下,我先交個房租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