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消息,吉利日前官宣“大手筆”,砸172億元買下極氪剩余37.2%股份,極氪將從紐交所退市,正式成為吉利的全資“嫡系”。這次整合不僅是“一個吉利”戰略的關鍵落子,更被業內視作中國車企從“多品牌內卷”轉向“打團戰”的標志性事件。
根據協議,極氪股東有兩種選擇,要么每股套現2.687美元現金,要么置換1.23股吉利股份。值得注意的是,這筆交易對價較5月報價漲了4.7%,對比吉利港股最新收盤價還溢價2.4%。整個交易預計今年四季度完成。
為啥要這么折騰?核心就是解決“內耗”。過去吉利旗下吉利、領克、幾何等品牌各玩各的,研發重復投入、供應鏈“各自為戰”,錢沒少花效率卻不高。合并后,極氪將和領克、銀河共享電池技術、自動駕駛等,研發成本有望大降。
更重要的是,整合后品牌定位也更加清晰。銀河主打主流市場性價比,領克瞄準高端新能源年輕用戶,極氪則專攻豪華純電賽道。這套組合拳讓吉利一口氣覆蓋燃油、純電、插混、醇氫動力,產品價格帶從8萬延伸到50萬元。
圖源極氪微博,侵刪
在新能源滲透率狂飆的當下,這場整合被解讀為車企從“規模競賽”轉向“效率比拼”的信號。吉利算盤打得很好,集中采購能提升供應鏈效率,閑置產能也能盤活。目前市場反響積極,15日吉利港股收漲1.9%,總市值達1874億港元。
業內猜測,吉利汽車與極氪完成合并后可能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更多車企會通過資源協同扛住新能源轉型的壓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