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事持續超過40個月,戰火仍未有熄滅跡象。隨著美國對沖突雙方的干預力度加大,局勢變得愈發撲朔迷離。
一方面,特朗普揚言加大對俄羅斯實施更嚴厲的制裁措施,另一方面又加快向烏克蘭輸送軍事裝備,這種雙管齊下的做法反映出他對普京在和平談判上缺乏實質性進展感到極度不滿。
與此同時,俄軍已在烏東前線集結多達11萬兵力,展現出全面開戰的態勢。
這樣的軍事部署顯然完全超出了特朗普的心理承受底線。
回顧去年總統大選期間,他曾豪言要在24小時內終結這場戰爭,如今看來,這番承諾已被現實徹底擊碎。
俄羅斯領導人普京并未因美方威脅而退縮,反而堅定地推進其戰略目標,而這場曠日持久的沖突已不再只是影響交戰兩國,而是波及全球多個國家。
那么普京堅持強硬立場的背后究竟有何考量?這場沖突又對國際社會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
普京無視特朗普
自戰爭爆發以來,俄烏對抗已延續超過三年時間。特朗普執政后曾多次表示要盡快結束這場沖突,并采取了一系列外交舉措,但現實卻給他上了沉重一課。
根據《紐約時報》最新披露的信息,普京對特朗普的制裁威脅毫不在意,正持續加強對烏克蘭的軍事壓力。
兩名接近克里姆林宮的消息人士指出,普京判斷俄軍戰場優勢日益明顯,而烏克蘭防線隨時可能崩潰。
普京之所以選擇繼續推進軍事行動,核心原因在于俄羅斯的戰略目標尚未達成。
首先,他要求北約停止向東擴張、撤除部署在東歐的軍事設施,同時迫使烏克蘭保持中立地位,限制其武裝力量規模,并確保俄語區民眾的基本權益。
其次,莫斯科方面還堅持要求烏克蘭正式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以及扎波羅熱等五個地區的主權。
這些條件對于澤連斯基而言根本無法接受,一旦同意,不僅會面臨國內政治清算,甚至可能被迫下臺。
正是由于雙方分歧巨大,導致任何和談進程都難以推進。
最近幾個月,俄軍在戰場上取得顯著突破,目前已完全掌控庫爾斯克與盧甘斯克地區。俄軍總指揮瑟爾斯基對外透露,已經動員11萬大軍,準備對烏克蘭重要城市波克羅夫斯克發起大規模進攻。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烏克蘭前線兵力吃緊,國內征兵丑聞頻發,軍力補充遭遇嚴重挑戰。
在這種形勢下,烏克蘭面臨的處境愈發艱難!
面對俄軍不斷升級的攻勢,特朗普的耐心終于被徹底耗盡。
近日他在白宮公開怒斥普京“胡攪蠻纏”,并宣布批準向烏克蘭提供更多防御性武器系統,同時警告將對俄羅斯實施更為嚴苛的經濟制裁。
然而,普京對此不為所動,甚至明確表示,俄烏沖突遠比特朗普想象的復雜得多,俄方早已準備好應對來自西方的壓力。
顯然,從目前停火條件的巨大差距來看,特朗普當初宣稱能在24小時內結束戰爭的承諾不過是空話一句,幾乎沒有任何實現的可能性。
不過,特朗普的強硬政策已經開始對其他國家產生連鎖反應!
特朗普失去耐心,北約對中國發出警告!
就在普京意圖擴大戰果之際,美國再次祭出制裁大棒!
特朗普放話稱,如果俄羅斯未能在50天內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將對其征收高達100%的進口關稅,并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實施二級制裁。
但最關鍵的一點是,特朗普依然沒有改變原有立場——即不對烏克蘭提供無償軍事援助。
7月14日,特朗普在華盛頓與北約秘書長呂特會談時明確表態,今后所有對烏軍援都將由歐洲盟國出資采購,美國僅作為武器供應商提供裝備。
換句話說,盡管特朗普同意繼續施壓俄羅斯,但并不愿意為此承擔費用,反而試圖從中獲利!
美國實際上已轉變為以戰爭牟利的軍火出口商,將全部對烏援助成本轉嫁給歐洲國家。
德國迅速做出回應,隨即與美國簽署協議,由德國出資采購“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再轉交給烏克蘭使用。
特朗普政府此舉目的清晰:既通過軍售獲取利潤,又借助歐洲資金向俄羅斯施加更大壓力,從而推動俄烏達成最終?;饏f議。
然而,多數美國智庫分析認為,這種臨時性的政策調整很難真正改變戰場局勢,反而可能讓整個局勢變得更加錯綜復雜。
更加令人意外的是,美國政府聯合北約組織正試圖拉中國、印度和巴西卷入這場博弈。
當地時間7月14日,北約秘書長呂特對外聲稱,若這些國家繼續與俄羅斯維持經貿往來,將面臨美國“強有力的二級制裁”。
他還進一步施壓,呼吁上述三國領導人立即對普京施加影響力,否則將承擔嚴重的經濟損失。
針對北約方面的強硬表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作出明確回應,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對話與和平談判解決俄烏危機。
他同時強調,中國堅決反對一切非法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行為,并指出關稅戰只會兩敗俱傷,強硬施壓無助于問題解決。
由此可見,中國不會屈服于美西方的壓力,在處理國際事務中將繼續保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
然而,不少專家指出,美國推出的所謂“二級制裁”不僅會對俄羅斯經濟造成重創,也可能導致中、印、巴等國進口成本大幅上升,進而沖擊全球經濟體系。
特別是印度,作為目前俄羅斯石油最大進口國,正面臨艱難抉擇。
雖然特朗普掀起的關稅風暴仍在醞釀之中,但即便提高關稅也難以改變當前的戰局。俄烏雙方都各有理由不能輕易停戰,短期內和平前景依舊渺茫。
結語
面對美方持續加碼的壓力,普京似乎已做好最壞打算,堅決拒絕任何妥協。
這場沖突若進一步升級,不僅歐洲國家將持續承擔戰爭開支,全球經濟也將遭受新一輪沖擊,陷入更深的動蕩。
當前需要關注的關鍵時間節點有兩個:一個是特朗普設定的50天期限,另一個是烏克蘭延長90天的緊急狀態。
但從整體形勢來看,俄烏沖突短期內難見曙光,甚至不排除爆發更大規模沖突的可能性!
參考:
觀察者網:北約秘書長宣稱:中國、印度和巴西等國若繼續與俄羅斯做生意,可能會受到“二級制裁” 2025-07-16光明網:國際觀察丨美國“新動作”會如何影響俄烏局勢 2025-07-15經濟觀察報:偉偉道來|50天后,俄烏沖突是否面臨轉折點 2025-07-16光明網:對俄威脅征100%關稅、對烏輸送武器,特朗普為俄烏和談設50天期限 2025-07-15觀察者網:“鑒于俄羅斯目前的攻勢,普京決定無視特朗普的不滿繼續推進” 2025-07-1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