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韓愈活在今天,他大概是這樣的形象:出身寒門屢敗屢戰的“小鎮做題家”、職場中的“硬核懟人玩家”、朋友圈里的“跨界頂流”,以及文學界的“創新鬼才”。人大教授谷曙光的《大唐孤勇者:韓愈傳》,正是以這樣年輕化的視角,為當代青年還原了一個真實、鮮活甚至有點“中二”的韓愈。他用一生證明:真正的孤勇,不是橫沖直撞,而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選擇“雖千萬人吾往矣”。
人生逆襲:一個寒門學子的“超長待機”
韓愈的起點堪稱“地獄模式”:3歲喪父,靠長嫂和乳母養大;19歲進京趕考,7次落榜,窮到“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書中用三個細節戳中當代青年:
“長安漂”的生存智慧。他攔北平王馬燧的馬求助,卻寫下《應科目時與人書》自比“怪物”——既求人,又絕不“搖尾乞憐”,像極了今天一邊投簡歷一邊發朋友圈“保持體面”的年輕人。
“職場新人”的耿直。初入汴州幕府,他要求彈性工作制,上書節度使“朝九晚五,午休兩小時”;見領導沉迷馬球,寫詩暗諷“此誠習戰非為劇,豈若安坐行良圖”,活脫脫一個敢懟老板的00后。
“越挫越勇”的韌性。被貶潮州時,他寫下“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然后在窮鄉辦教育、改民俗,讓當地百姓“生子多以其姓字之”。這種“到哪里都要發光”的勁頭,堪稱古代版“下沉市場創業”。
可以說,韓愈的科舉路,是用300個成語鋪就的荊棘道。從“焚膏繼晷”到“動輒得咎”,他的詞典里沒有“躺平”,只有“頭鐵”。
職場風云:“大唐第一杠精”的生存法則
韓愈的官場生涯,是一部“懟人反被懟”的黑色幽默劇。
監察御史時期,他因揭露旱災真相被貶,在詩里吐槽“同官盡才俊,偏善柳與劉”,暗指好友柳宗元、劉禹錫“背刺”——原來唐代也有“塑料兄弟情”。
國子博士時期,他寫下《師說》對抗“躺平文化”,卻被學生嘲笑為“狂人”,氣得在《進學解》自黑:“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像極了今天吐槽“教師窮三代”的網紅老師。
河南縣令時期,他整治地頭蛇,卻被上司穿小鞋,憤然寫下《上留守鄭相公啟》:“操權不用欲何俟?”——這不就是當代“整頓職場”的00后前輩?
谷曙光教授說:“他的‘懟’是帶著建設性的叛逆。”韓愈用實力讓批評者閉嘴:被貶潮州,他一邊罵鱷魚“冥頑不靈”,一邊修堤壩、辦學校,硬是把“蠻荒之地”變成“海濱鄒魯”。
《大唐孤勇者:韓愈傳》,谷曙光 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
朋友圈:頂流文人的“相愛相殺”
韓愈的朋友圈,堪稱中唐文學“頂流俱樂部”。
孟郊——比他大17歲的“忘年CP”。兩人聯句斗詩,留下“蚍蜉撼大樹”的梗。韓愈為落榜的孟郊寫《薦士》,孟郊中榜后回贈“春風得意馬蹄疾”,像極了學霸幫學渣逆襲的青春劇。
柳宗元——相愛相殺的“對家”。永貞革新時,柳宗元身居高位,韓愈被貶;柳被貶永州后,韓愈寫《永貞行》痛批政敵,卻私下托人關照柳母,體現了“政見不同仍敬其風骨”的氣度。
賈島——他幫“苦吟派”詩人賈島改詩,留下“推敲”典故,堪稱唐代“寫作教練”。
谷曙光教授用“孤勇者聯盟”形容這群文人,他們在宦海沉浮中互相取暖,在詩文唱和中尋找尊嚴,像極了今天在社交媒體抱團取暖的Z世代。
文學革命:一個“反內卷”先鋒的突圍
韓愈的文學貢獻,是一場針對“內卷文風”的降維打擊。
他帶頭反對駢文的“假大空”,提倡“唯陳言之務去”,如同今天呼吁“說人話”的語文老師。
在《南山詩》中連用51個“或”字描寫山勢,被吐槽“像掃碼說明書”,他卻堅持“險語破鬼膽”——這種反傳統的勇氣,堪比當代實驗文學。
寫《毛穎傳》給毛筆立傳,用《送窮文》和“窮鬼”對談,這種“腦洞大開”的玩法,讓嚴肅文學秒變“大唐脫口秀”。
書中特別提到,韓愈一生創造300多個成語,從“蠅營狗茍”到“面目可憎”,他的文字始終帶著知識分子的清醒與辛辣。這種“用流行語記錄時代”的本事,讓他成為當之無愧的“唐代語言大師”。
《大唐孤勇者:韓愈傳》最動人的地方,在于它讓歷史人物“活”了過來。書中韓愈會失眠,會吐槽,會寫“朋友圈小作文”,也會在貶官路上心疼妻兒。這種“去圣人化”的書寫,讓青年讀者發現:原來偉人也曾是被生活暴擊的普通人,他們的光芒,正是來自無數次的“摔倒后爬起來”。
若韓愈有微信,他的簽名或許是:“雖千萬人,我選鳴!”這聲“鳴”,是他在《送孟東野序》中的“不平則鳴”,是《師說》里的“傳道受業”,更是每個不甘平庸者心中的吶喊。合上此書,仿佛聽見一個來自唐朝的聲音:“年輕人,你可以被現實錘打,但絕不能被現實定義。”
原標題:《若韓愈有微信,他的簽名或許是:“雖千萬人,我選鳴!”》
欄目主編:朱自奮 文字編輯:周怡倩
來源:作者:胡言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