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2021年7月,青年學者趙運濤在中華書局出版了《符號里的中國》,聚焦于中國人由祥瑞、守護、神圣、人文諸方面構建的精神世界,探索中國人精神世界的發源地,為讀者帶來了十分美好的閱讀體驗。
2025年6月,趙運濤再度推出更加驚艷的《中國古代“黑科技”》,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揭示了古人在“物”和“術”方面的想象與技藝。
《中國古代“黑科技”》通過系統的整理,將分散在古籍中的各種奇思妙想和發明創造整合在一起,用現代科技視角加以解讀,搭建起一座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本書共有120篇文章,涵蓋古人的仿生智能、影訊技術、高能武器、智慧家居、生活“科技”、智慧出行六大系統,短則不到千字,長則近五千字,輔以AI奇幻彩圖,呈現古人現實生活與非凡“腦洞”中具有前瞻性的想象力與“黑科技”奇觀。以下摘出三篇,以饗讀者。
隋煬帝的仿真好友:情感陪伴機器人的前身
《隋書》記載楊廣在登基之前,和文士柳辯是好友,登基之后,因為禮制的關系,晚上就不能把柳辯召進宮內了。為了彌補這一遺憾,楊廣命工匠根據柳辯的模樣制作了一個仿真“機器人”,并裝上了復雜的機關。這個機器人能夠模仿柳辯的動作,坐、站、叩拜,幾乎如真人一般。
每當楊廣在月下獨自飲酒時,想起好友柳辯,就讓宮人把這個仿真“機器人”拿來,放置在座位上,與自己對飲歡笑。【1】
這個“機器人”的作用類似現在一些可以進行簡單對話和互動的情感陪伴機器人。
注釋
【1】帝猶恨不能夜召(柳辯),于是命匠刻木偶人,施機關,能坐起拜伏,以像于辯。帝每在月下對酒,輒令宮人置之于座,與相酬酢,而為歡笑。(《隋書》)
仿真機器人的設計與功能
制作材料與工藝
雕刻與材料:工匠用木材雕刻出柳辯的形象,精細地再現了他的外貌。
復雜的機關:工匠在木偶內部安裝了復雜的機關,使其能夠模仿柳辯的日常動作。
動作模擬
仿真人類動作:仿真“機器人”能夠做出多種人類動作,如坐下、站立、叩拜等,幾乎如真人一般。
逼真效果:由于這些細致的機械設計,仿真“機器人”的動作流暢自然,給人以逼真的視覺效果。
情感陪伴
情感寄托:每當楊廣在月下獨自飲酒時,他會讓宮人將這個仿真“機器人”放置在座位上,與自己對飲歡笑。這使得楊廣在孤獨時感受到好友的陪伴。
心理慰藉:仿真“機器人”不僅僅是一個裝飾品,更是楊廣情感寄托的對象,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他的社交和情感需求。
隋煬帝令人制作的“仿真好友”,或許可以看作是現代情感陪伴機器人的雛形。
現代技術
現代情感陪伴機器人:現代的情感陪伴機器人被設計用于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慰藉,如陪伴老年人或孤獨的個體—通過語音交互、情感識別和動作模擬,為使用者提供情感支持和交流互動。
人工智能(AI):現代AI技術使機器人能夠學習和適應用戶的情感需求,通過持續的互動不斷改進其陪伴效果。
古人想象的郵件撤回功能
在現代社會,電子郵件撤回功能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因為發錯了信息而尷尬。古人雖然沒有現代技術,但他們對通信中的錯誤修正也有自己的想象和解決方式。
唐末五代杜光庭《仙傳拾遺》記載:唐大歷年間,西川節度使崔寧給上司寫了一封信,事關重要,因此派人“走馬入奏”【1】。結果送信的人騎著快馬出發三日后,崔寧才發現,謄抄好的正式文件居然還在桌子上:壞了,寄錯了,把草稿紙誤發出去了!
崔寧估算了一下送信人馬的速度,即使現在再派人騎上最快的馬去追,也不可能追上了。給上司發錯了文件,那是很嚴重的失誤,為此他惶恐不已,不知道該怎么辦。
崔寧知道張殖有法術,便召來,張殖說小事一樁。只見他點燃一爐香,把謄清的文件放在煙上晃了晃,文件忽然飛了出去,大約過了一頓飯的時間,被送走的草稿飛了回來。
等又過了幾天,送信的人回來了,崔寧問他一路上有沒有什么異常,送信人說一切正常,信件直到遞交上去,封口和印章都和之前一樣完好無損,信沒有被打開的痕跡。上司打開信件看到的是謄寫好的公文,并不知道草稿被替換之事。【2】
古人想象的香爐撤回郵件
注釋
【1】“走馬入奏”是古代的一種重要的通報制度,通常用于緊急情況下向皇帝或高級官員報告重要事件。特派的使者會騎馬快速前往目的地,而不是使用其他交通方式,以確保信息的迅速傳達。
【2】大歷中,西川節度使崔寧,嘗有密切之事差人走馬入奏。發已三日,忽于案上文籍之中,見所奏表凈本猶在;其函中所封,乃表草耳。計人馬之力,不可復追,憂惶不已,莫知其計。知殖術,召而語之。殖曰:“此易耳, 不足憂也。”乃炷香一爐,以所寫凈表置香煙上,忽然飛去。食頃,得所封表草墜于殖前。及使回問之,并不覺。進表之時,封題印署如故。(《太平廣記》引《仙傳拾遺》)
古人想象與現代科技的相似之處
糾錯機制
古人想象:張殖通過點燃香爐,利用香煙的神秘力量,將正式文件傳送出去并替換了已經發送的草稿。
現代科技:電子郵件系統中的撤回功能允許用戶在發送錯誤郵件后將其撤回,替換或刪除錯誤的信息。
信息的隱秘傳遞
古人想象:香的使用非常隱秘,文件在香煙的作用下飛行且不被察覺,確保了信息的安全性。
現代科技:電子郵件的加密和撤回功能確保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的隱秘性和安全性,防止信息被未授權的人查看。
時間效應
古人想象:香依靠神奇力量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文件的傳遞和替換,類似于瞬間傳輸。
現代科技:電子郵件撤回功能在發送后的一段時間內有效,允許用戶在短時間內糾正錯誤。
圖像中的感官體驗
明代《封神演義》中提到女媧娘娘的“山河社稷圖”。這幅圖可以變化出各種環境,且能讓人走進圖畫中而不自知。楊戩就是靠著此圖捉住白猿袁洪的。
《封神演義》中的故事情節:
袁洪進入了山河社稷圖,這圖如四象變化,有無窮的妙處。想山就現山,想水就見水,前后左右任意轉換,袁洪不覺顯露了原形。只見一陣香風撲鼻,香甜美妙。他爬上一棵樹,看到一棵桃樹,綠葉繁茂,枝頭掛著一顆紅潤的仙桃,顏色鮮艷,嬌嫩可愛。
白猿攀枝穿葉,摘下仙桃,一聞撲鼻馨香,心中大喜,一口吞下,便倚松靠石而坐。不一會兒,忽然見楊戩手持寶劍而來。白猿正欲起身,卻發現不能動彈,原來是吃了仙桃的緣故。楊戩迅速抓住白猿的頭皮,用縛妖索將其捆住,收起山河社稷圖,向南謝過女媧娘娘。楊戩將白猿擒住后,徑直返回了周營。
走進《山河社稷圖》中的白猿
山河社稷圖
全感官沉浸體驗
視覺:山河社稷圖可以呈現各種景象,使用者能看到真實的山河、樹木、建筑等。袁洪在圖中能夠看到色彩鮮艷、細膩逼真的仙桃和綠葉,這種視覺體驗讓他感受不到圖畫與現實的界限。
嗅覺:袁洪在山河社稷圖中能夠聞到仙桃的香氣,這種甜美的香氣撲鼻而來,增加了虛擬環境的真實性,讓使用者更深入地體驗圖中的世界。
味覺:袁洪摘下并吃掉仙桃,品嘗到了仙桃的甜美味道。這種味覺體驗進一步增強了圖的沉浸感,使虛擬環境中的物體不僅能看、聞,還能品嘗。
觸覺:袁洪能夠攀爬桃樹、摘下仙桃,這暗示圖中的物體具有觸覺反饋,使用者能夠在圖中感受到物體的觸感。
這些類似現代VR和AR技術提供的視覺、聽覺和觸覺體驗。目前,VR設備可以通過觸覺手套模擬觸覺,未來可能會實現通過氣味發生器模擬嗅覺和味覺。
實時環境生成與互動
環境變化:袁洪可以隨心所欲地改變山河社稷圖中的景象,想象什么就會出現什么。這類似現代的“實時渲染”功能,現代VR技術通過強大的計算能力,可以實時生成和渲染復雜的三維環境,讓用戶的每一個動作和決定都能即時反映在虛擬世界中。
互動與反饋:圖中的世界不是靜態的,袁洪的行為和想法都會影響到圖中的變化。這類似于現代互動式體驗,使用者的每一個動作和決定都能即時反映在虛擬世界中。
控制與捕獲
陷阱機制:袁洪被山河社稷圖中的景象迷惑,最終被困住,顯示了圖的控制和捕獲能力。這種機制讓圖不僅是一個展示環境的工具,還具有控制和影響使用者行為的能力。
環境影響:袁洪因為吃了仙桃而無法行動,這表明圖中的物體能夠對使用者產生實際的物理影響。這種影響不限于虛擬環境,還能夠反映到使用者的實際行動中。
原來古人的“腦洞”這么炸裂——
機器人、助聰筒、千里鏡、海螺舟、華胥寶環、觀風行殿
從人工智能、影像科技、高能武器到智慧家居
一本書探秘古人的“腦洞”與“黑科技”
《中國古代“黑科技”》
趙運濤 著
32開 平裝
簡體橫排
978-7-101-17126-6
98.00元
掃描二維碼即可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