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快樂”是一種看似平常且樸素的情感,但在我們逝去的智者那里,卻成為中國獨有的“快樂哲學”,孔子、孟子、荀子、莊子、阮籍、嵇康、陶淵明等人無不思考著人生的意義,追尋并親身實踐著何為美好生活以及如何實現這種生活。
我們的古人有著怎樣的“快樂哲學”,他們是如何找到快樂的呢?7月18日晚,北師香港浸會大學副教授、《未盡的快樂》作者董鐵柱將為我們帶來中國古人獨有的快樂智慧。
活動時間
7月18日(周五)18:00-20:00
活動地點
上海古籍書店4樓博雅苑(福州路401號)
活動嘉賓
董鐵柱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東亞語言文化系哲學博士,現為北師香港浸會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思想和文學,著有《謊: <吳越春秋> 里的忠與謀》《演而優則士: <世說新語> 三十六計》《孔子與朽木:中國傳統思想的現代詮釋》,譯有《與歷史對話:二十世紀中國對越王勾踐的敘述》《重讀魯迅:榮格的參照視角》等,并在《文史哲》《孔子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
觀看直播
報名線下參與
下方一鍵預約直播??
上百則短小精悍的故事,數十位魏晉名士,
寫就一個個顛簸而閃亮的人生
從《世說新語》出發,
看魏晉名士如何按自己的心意過一生
《未盡的快樂:魏晉名士社交處方箋》
董鐵柱 著
廣東人民出版社·萬有引力
定價:88.00元
(點擊上方圖書封面即可購買)
在歷史的長河中,魏晉時期宛如一顆獨特的星辰,散發著別樣的光芒?!段幢M的快樂:魏晉名士社交處方箋》這本書,如同一扇通往魏晉時代的大門,為我們展現了那個時期名士們的社交生活與獨特的快樂哲學。
首印隨書贈送“須盡歡”磁吸書簽,隨書附贈“樂在其中”精美書簽,特邀中國書法蘭亭獎獲得者劉磊親筆題字
在這本書里,作者董鐵柱以《世說新語》為藍本,深入剖析了魏晉名士在君臣、親子、長幼、朋友、同僚、兄弟、夫妻這七種社會關系中的種種故事。通過這些故事,我們發現魏晉名士的快樂并非遙不可及。他們在復雜的社會關系中,以真實和滿足為準則,找尋著屬于自己的快樂。這種快樂,或許是在清談中與朋友的思想碰撞,或許是在困境中堅守自我的那份坦然。這本書不僅讓我們了解魏晉時期的歷史文化,更能啟發我們在現代生活中如何去發現和追求快樂。它就像一劑良藥,治愈著在快節奏生活中焦慮的我們,讓我們明白,快樂其實就在身邊,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和珍惜。
精彩試讀(選摘)
我們只談一件事,那就是“快樂”
打開這本書,我們只談一件事,那就是“快樂”。
東晉名臣郗愔篤信道教。他經常肚子疼,看了很多醫生也治不了。當時有個叫作于法開的和尚醫術高明,于是郗愔就找人去請他來看。于法開一搭脈,就說這個毛病的根子在于他修道過于勤力。于法開給郗愔開了一劑藥,果然藥到病除。郗愔一喝下去就開始拉肚子,拉出來的不是別的,正是拳頭大小的幾坨紙。下人剖開一看,原來是郗愔修道時所吞服的符箓。(《術解》第10則)
一個道教信徒的病居然讓和尚治好了,而原本以為可以讓自己長生不老的符箓卻差點兒要了自己的性命——可以想象一下郗愔面對自己的排泄物時狼狽不堪的模樣。我們完全不需要了解郗愔是誰,做過什么官,有過什么功業,單單憑這個狼狽的場面就能讓人忍俊不禁。日本學者后藤世鈞說我們只需要玩味《世說新語》所說的故事,而“何必句解字詁”,大約說的就是《世說新語》的這種魅力。它簡單而直接地沖擊我們的快樂神經,讓我們忍不住哈哈大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